葛 军,高思杰
2015年我区开始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评估项目工作,宁夏自选了铸造粉尘和水泥尘共9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收集吴忠市9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资料,吴忠市存在接触煤尘、苯、噪声、布鲁氏菌和矽尘等5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接触人数多的危害因素,依次为噪声、煤尘和苯。现就这几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对2016年吴忠市重点职业病进行现状分析。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6年辖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2016年吴忠市职业健康检查、重点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职业病报告情况,分别为辖区职业健康体检机构、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机构、承担职业病报告数据管理的职业病防治机构。
1.2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16年吴忠市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和相关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汇总 2016年度吴忠市职业病报告数据,利用 Excel 表格,建立数据库,将数据按照不同的项目和类别分别进行录入。采用数据透视表功能分别从吴忠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分布、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抱病这 3 个角度,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职业病危害分布:收集吴忠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54家,其中接触重点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以微小型的私有企业为主。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 年版),对收集到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吴忠市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的企业13家,企业规模主要为微型6家,小型5家,经济类型均为私有企业。风险分类为较重的企业17家,企业规模主要以小型企业(11家,占64.71%)为主,经济类型主要集中在私有企业(12家,占70.59%)。风险分类为一般的企业24家,企业规模主要为小型企业(12家,占50%),经济类型以在私有企业为主(16家,占66.67%)。根据调查,辖区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中,接触噪声的企业数最多,其次为煤尘,且行业以制造业为主。
2.2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根据收集到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2016年吴忠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共6 755人,其中检出辖区内新发重点职业病2例(煤工尘肺病和布鲁氏菌病各1例);职业禁忌证12例:白细胞减少症4例,双耳语频听力下降5例,接触矽尘并患有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3例;疑似职业病13例,接触煤尘2例,接触噪声7例、接触布鲁氏菌4例,见表1。
2.2.1 一般健康状况:吴忠市6 755例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中,检出高血压的劳动者283例(4.19%),检出低血压的劳动者24例(占0.36%);血压异常的劳动者分布情况:男性血压异常者为282例高于女性的25例,不同性别血压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5,P<0.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59岁,不同年龄段血压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1,P<0.05),见表2。
表1 辖区内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表2 辖区内接触重点职业危害因素血压状况
2.2.2 煤尘作业人员胸片专项检查:本次监测接触煤尘的作业工人941例,其中胸片异常者61例,均为其他项目异常,未发现尘肺样改变。胸片异常的按性别、年龄分布见表3。
表3 煤尘作业工人胸片专项检查情况
2.2.3 苯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苯作业人员935人,专项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4×109/L 34人,占3.64%;中性粒细胞<2×109/L 45人,占4.87%;血小板<80×109/L 1人,占0.11%。不同性别检测项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2,P<0.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39岁,不同年龄段检测项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P<0.05)。检测项异常患者分布的性别、年龄未检出苯中毒及苯所致白血病患者,见表4。
表4 苯作业劳动者专项检查情况
2.2.4 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监测噪声作业工人6 573例,双耳高频听阈≥40 dB有610例,占9.28%,未检出噪声聋患者。检测项异常的患者分布性别、年龄,见表5。
表5 噪声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情况
2.3 职业病报告情况:2016年吴忠市上报新发重点职业病病例2例,煤工尘肺病和布鲁氏菌病、职业禁忌证12例,疑似职业病13例。
2016年吴忠市9家拥有健康监护资质体检机构提供的资料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血压异常282例高于女性的25例,不同性别血压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5,P<0.05),主要因为从业人员中,男性是女性的4.7倍;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59岁,不同年龄段血压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1,P<0.05),因为从业人员中年龄在20~59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9%。
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双耳高频听阈≥40 dB 610例,这部分员工集中在 30~59 岁年龄段,接触工龄10年及以上,其中检出职业禁忌证5例,疑似职业病7例。噪声不仅可以导致听力性损伤或噪声性耳聋[1],还可以对多个脏器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2]。因此,噪声作业人员在日常生产中要有效佩戴防护用品,企业要适当改进生产工艺,从声源上降低生产环境中的噪声。
接触矽尘的作业工人共41人,其中检出职业禁忌证3例;接触煤尘作业工人的胸片检查结果显示61人异常,这部分员工分布在 30~59 岁年龄段,接触时间10年及以上,以国有经济、采矿业为主。其中疑似职业病2例,煤工尘肺病1例,患者为国有采矿业男性职工,接尘时间20余年。由于尘肺不仅仅能够并发一系列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3],还可以导致一定的心理疾病[4]。因此,加强尘肺病的防治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做好个人防护,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至关重要。同时,应密切关注接触煤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每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积极防治尘肺病。
接触苯作业工人专项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4×109/L 34例,中性粒细胞<2×109/L 45例,上报职业禁忌证4例。不同性别检测项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2,P<0.05),因为女职工人数是男职工人数的2倍;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39岁,不同年龄段检测项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P<0.05),因为职工中年龄在20~39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0%。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职业病[5-6]。本年度吴忠市对接触布鲁氏菌的工人监测结果显示,疑似职业病4例,布鲁氏菌病1例,患者为国有小型企业男性职工。因此须加强布鲁氏菌病的宣传力度,科普、宣教布鲁氏菌病有关知识,提高人们对布鲁氏菌病的正确认知。引导职业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与牲畜接触时进行规范的消毒灭菌处理[7],做好自我防护。
综上所述,2016年吴忠市存在宁夏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9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5种,分别为噪声、煤尘、苯、布鲁氏菌和矽尘,其中接触噪声的企业数最多,其次为煤尘,且行业以制造业为主。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严重的企业类型,主要是私有微型、小型企业。因此,噪声、苯和煤尘是吴忠市重点职业病监测的主要危害因素,尤其要将小型、微型的私营企业纳入到重点监测对象中,执法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力度。相关部门同时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卫生教育,建立职工定期体检制度,及时把具有职业禁忌证的职工调离禁忌作业,保护作业人员健康不受到进一步的损害[8]。
[1] 邓琼,谭敏,李文婷.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5):77-79.
[2] 赵煜,贾光,李爱华,等.天然气流量计检定站噪声危害及防护措施探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2,12(6):24-25.
[3] 李淑波,高金鑫,庞武元,等.2012 年北京市昌平区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14):1907-1909.
[4] 张攀,王驰,李章,等.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状况分[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12):1084-1085.
[5] 金宁一,胡仲明,冯书章.新编人兽共患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93-512.
[6] 卫生部疾控中心.[2007]286号.农业部关于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通知[J].卫生部公报,2008,1:33-34.
[7] 尚德秋.布氏菌病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4,19(4):204-212.
[8] 关维俊,庞淑兰,刘楠,等.钢铁行业高温、热辐射工作环境下职工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5):78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