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持续深入发展形成了旺盛的消费市场。同时,国家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有专业技术和资金的种植大户和一些企业能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种植面积的扩张,涌现出了许多规范管理的果业农场,我国水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与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外,与互联网和科技的结合也成为了近年来水果产业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我国水果产业已基本脱离了传统农业的模式,成为了许多地区乡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我国水果产业在面积和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阻碍果品质量和生产效益提高的问题仍较多,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尚缺乏有机的组织与融合,产业总的生产效率不高。较低程度的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导致商品果率较低,上市的鲜果品质不均衡和不稳定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另外,盲目发展、商品果率低、品种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季节性过剩以及运输与冷链物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是我国鲜果损耗率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散的销售渠道和品牌意识不强对水果的稳定销售和价格也形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提质增效仍然是我国水果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的持续深入,消费升级也成为了普遍现象,对品质、多元化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这些问题和需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水果产业是农业产业中资金和技术投入较多的产业,通过智慧农业、精准农业、远程控制系统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将会大大加快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同时,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产业的经济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制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现代化道路上快速发展的水果产业充满活力,能加快乡村乃至全国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与分配,必将会为我国的乡村振兴作出极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