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丽
一、真题回放
作文题目:阳光
1.文体自选。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不要透露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4.不少于600字。
二、文题解析
(一)题目特点
回顾一下近三年陕西中考语文作文题目,2018年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呢?
2015年:我的老师
2016年:为我心中的那片海
2017年:会玩,才好
从形式上看,2018年的题目和最近三年的题目最大的不同是:近三年的题目都是由几个词语组成,并都有相应的提示语,写作的指向性较为明确,而2018年的作文题只有一个词两个字组成,并且没有提示语。相比往年,今年的题目更加开放,更加人性化,每个层面的学生都会有话可写。
从内容上看,2018年的题目——“阳光”,更加指向了学生的内心。心若阳光,便会美好。当今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人的压力也在与日剧增,自虐或是伤人事件频频发生,因此,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于己于人于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养成阳光的心态,是当代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阳光”这个题目可见命题者的良苦用心,也可见中考命题的导向——立德树人。
(二)写法点拨
1.设计语境,精准审题
“阳光”一词为题,题目限定很少,表意很宽,开放性很强,可写的素材很多。学生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往往审题不准,导致选材平庸、泛泛而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做到精准审题?不妨用扩充题目的方法设计一个语境,根据语境来审题。
“阳光”是一个名词,可在前面加修饰语。例如将题目扩充为“心底的阳光”,就可以写给予“我”阳光的人和事。还可以扩充为“生活处处有阳光”,这样一来就可以用镜头剪辑式的写法,來写生活中美好的事情。当然,也可以在题目的后面加词语或是短语,例如“阳光下的我们”,可以写我们的成长经历。
2.小处着手,大处立意
今年的题目好写,但要想写好,还需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立意。如何才能做到如此呢?
要明确:“阳光”有两层意思。一是自然界中的阳光;一是生活中的阳光。
写自然界中的阳光,可以实写阳光、阳光下的万物,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选材可以是一株草、一棵树或是花鸟鱼虫。通过这些事物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美好,例如袁枚笔下的苔。
写生活中的阳光,要用写人记事的手法,写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可以是亲人、朋友、老师、同学给予“我”的关爱、理解和包容。也可以写书中的豪杰圣贤带给“我”的启迪和感悟。还可以写社会中的热点人物,如足球明星C罗,自律勤奋的人终会收获阳光,走向成功;还有上《朗读者》节目的77岁“核弹老人”——魏世杰,面对女儿的自杀、儿子的智障、妻子的多病,他没有倒下,他依然热爱生活。当然也可以写社会上的小人物,如在街头一边跳舞一边唱歌的卖花老人及面带微笑的服务员。
总之,写这篇作文,要弘扬正能量,挖掘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