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枭
[摘 要]地基作为承载水利工程的根本,其施工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应用的质量。但是当前软土地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增加了水利工程地基处理的难度。文中从软土地基的涵义及特征分析入手,探究了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原则,并重点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2-0044-01
1 软土地基的特性
软土地基指的是含有大量有机物质,且强度较低、可压缩的土层,其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地质结构就会遭到破坏,此时软土地基将会因流动而变形,引起地基的沉降,水利工程也会出现各种类型的病害。水利工程受到的力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自身重力和外界的应力,同时还会向软土地基施加巨大的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软土地基也会逐渐发生沉降,致使水利工程的性能无法完全发挥出来,所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做好强化加固处理。
2 软土地基的涵义
由淤泥或者淤泥性质的软土形成的地基称为软土地基。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包含的水分较多,凝固性较差,包含的孔洞也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软土地基的牢固性,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进度也将产生较大影响。
3 软土地基的危害
首先是触变性。这主要是由于,若软土地基没有受到任何压力作用,其将呈现出固态,而当其一旦受到外力作用之后,就会由传统的固态变形为流动状态。其次是低透水性。软土地基通常情况下透水性较差,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将其中的水分全部排出,同时,水利工程在软土地基上建设之后,沉降的总体时间非常长,多数工程建设十年之后仍旧处于沉降当中。第三是压缩性较高。当软土地基受到了较大的外力作用之后,其压缩系数非常高,压缩数值非常大,这表明,若在软土地基上建设水利工程,非常容易出现沉降情况。第四是沉降速度非常快。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负荷的不断增加,水利工程沉降速度将越来越快,特别是随着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该种特征更加突出。第五是不均匀性。软土地基中往往包含有大量的高分散颗粒和细微粒子,这两种物质的密度有着较大不同,这就导致即使软土地基承受的压力相同,其产生的沉降情况也有着较大不同,由于不均匀性的存在,导致软土地基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张拉裂缝,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
4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分析
4.1 填置砂石
对于软土区域我们要从本质上对它进行改变,一般我们采用砂石来进行填置,砂石有着良好的承重能力并且有良好的透水作用,不会像沙土一样一旦遇水就成为一滩泥泞,因此,砂石可以有效地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块区域的承重能力,我们在进行填置的时候要进行紧压,这一点使得沙土之间的缝隙得到缩小,在流水来袭时,更经得住冲击力的检测。在填置更换的时候,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软土挖掘的深度,过度的挖掘会导致地下水系结构的破坏,还进一步的加重了资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不明智的选择。因此在填置砂石前,我们要确定软土挖掘的深度,并挑选合适的砂石进行替代,确定其数量和质量上没有差错,这样才能使后面的工作顺利的开展,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为人们在用水上提供更多的便利。
4.2 排水固土
由于软土地基受到水分的影响比较大,造成土质泥泞,我们可以采用排水的方法降低土壤的湿度,减小土壤之间的缝隙,使它们变的更加紧实。对于淤泥的处理我们有两种处理措施,一种是采用混石的方法,增加土量,使得水分相对减少,并用一定量的砂石来增强其承重能力。另一种方法,我们利用排水系统将土地进行局部加压,将一定量的水分抽出,减小土壤的湿度,从而增强地基的稳定坚固性,这样一来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软土地基的土质结构,利于地基的加固。
4.3 压实技术
在排水和填置完毕后,我们在这基础上要做好压实工作。这一步技术从资金方面来说不是很高,但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前期我们对土质进行了评估,在施工过程中对它进行改善,压实这一步不仅仅只是进一步的缩小缝隙,更重要的目的是对施工进行的中期检测。在压实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加强压力,在可承受范围内进行检测,在土地平整度上也要严格要求,不可过度紧实,导致地面高低,这就对我们在填充砂石取量上是否合理进行的一个小检测。
4.4 浇筑混凝土
在一切程序结束后,一般的施工单位在此基础上还会采用混凝土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由于混凝土材料的硬度和性能都能满足水利工程的需求,而且其成本不高,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甚为广泛。在施工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一个检测,使用符合标准的产品,是作为一个建设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我们要根据施工地段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泥浆粘稠度的计算,并且充分考虑到地下水分的渗透情况。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全面考虑下,再进行施工。我们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法,主要利用其渗透的原理。混凝土凝固后具有一定的硬度,只有内外相统一的坚固,才能够抵抗各种压力的检测。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要对混凝土的比例、数量等进行记录,还要考虑到水位,土质的变化,对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的發现,并加以及时的解决,做好记录,必要时写下心得,在各部门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过程的反省和质量的提升。
4.5 深层水泥搅拌施工技术
当前水利工程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深层水泥搅拌施工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该种施工技术在淤泥土、粉土含量较大的软土地基中可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将现场存在的杂物等全部清理干净,并做好对应的平整作业,对于水泥的选择非常关键,尽量选择品质较好的水泥。在进行水泥深层注浆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水泥注浆管道能够畅通无阻,在施工中,需确保水泥搅拌桩的垂直度,增强对搅拌桩的检查。
结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也越来越完善,这给水利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施工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为了保证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在选择施工技术时应结合工程的施工时间、施工环境和施工总量,从经济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多个角度出发,确保采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以打造高水平的水利工程项目,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焦玲艳.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107-108.[2017-09-05].
[2] 乐盛谋.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06):128+131.[2017-09-05].
[3] 褚峰平.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6,23(01):81-82.[2017-09-05].
[4] 刘念.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190.[2017-09-05].
[5] 冯是明,邹福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02):78-80.[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