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乙烯装置工艺流程降低能耗的研究

2018-01-13 21:10:00关键张星王强
中国科技博览 2018年2期
关键词:乙烯能耗优化

关键 张星 王强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甲烷尾气放火炬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流程优化方案,有效地解决甲烷气放火炬的问题,使得乙烯装置能耗大幅下降。

[关键词]乙烯;优化;能耗;甲烷气

中图分类号:S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2-0042-01

石化公司100万吨/乙烯装置是石化公司100万吨/年乙烯装置配套项目乙烯工程的核心装置,也是中石化建设的第一套百万吨级乙烯装置,采用ST/Lummus顺序深冷分离、二元制冷技术,规模为年100万乙烯/年(按8000小时计算),装置内主要由裂解、急冷、压缩、分离冷区和热区、废碱氧化、火炬气汽化、污水预处理等组成,其主要生产流程为以石脑油、加氢尾油及饱和液化气为裂解原料,在裂解炉经高温裂解,后经急冷、压缩、分离工序,生成氢气、甲烷、乙烯、丙烯、混合碳四、粗裂解汽油、2#裂解重馏分及裂解重馏分等产品。

自2010年1月乙烯装置首次投料开车以来,随着装置负荷逐步提高及裂解原料中异构烷烃含量较高,装置生产的甲烷除在满足裂解炉使用外,还有富裕的甲烷气排入火炬系统,不仅使装置能耗增加,还限制了装置高负荷运行。为解决此问题,乙烯装置对燃料系统进行优化,决定利用现有管线。

1 原因分析

1.1 设计情况

乙烯装置采用的是高温蒸汽裂解,能耗主要集中在裂解炉、分离过程和压缩机上,节能应立足于能量的回收及减少能量的消耗上。乙烯装置建有11台年产10万吨乙烯的SL-1型裂解炉,其使用燃料为装置自产甲烷或氢气。原设计的燃料系统流程为来自再生系统的甲烷尾气进入燃料气系统,同时过量的氢气和乙烷也进入燃料气罐,燃料气罐的甲烷尾气优先去裂解炉的侧壁烧嘴,过量的甲烷尾气和汽化的LPG去裂解炉的底部烧嘴。正常生产时,系统所生产的甲烷气不富裕,不能外送。

乙烯装置燃料平衡表

1.2 物料平衡数据

设计物料平衡数据乙烯装置设计物料平衡2010年乙烯装置物料平衡数据:

装置名称投入产出原料名称本期产品名称本期生产收率,%乙烯装置1号石脑油1328323.618

2号石脑油301608.208氢气25628.0110.912芳烃抽余油38750.220甲烷404364.69414.394

加氢裂化尾油916376.570乙烯854942.11330.433饱和液化气223921.245丙烯432753.26115.405丙炔气270.976混合碳四296560.82810.5572809250.836粗裂解汽油607728.95121.6332号裂解重馏分28104.0151.000裂解重馏分138482.6244.930。

從上述数据可得出,在2010年乙烯装置甲烷收率为14.394%,高于设计值13.88%,而在装置原设计中没有甲烷外送线,所以,装置所生产的甲烷除供裂解炉作燃料、EO/EG装置制稳剂、苯酚装置焚烧炉燃料及火炬长明线使用外,还有部分富裕量,因无下游用户,只能排入火炬系统。装置内无甲烷外送线,不能适应装置高负荷运行的需要,所以,优化燃料系统,及时将富裕甲烷外送,保证燃料系统稳定,是装置急需解决的问题。

2 新增甲烷1#线改造

2.1 改造原因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装置负荷逐年提高、裂解原料中异构烷烃含量较高,装置生产的甲烷除在满足裂解炉使用外,还有富裕的甲烷气,使燃料系统压力升高,造成多余的甲烷气排放至火炬。

2.2 改造方案

利用中沙公司与烯烃部之间的DN100甲烷线,将乙烯装置多产的甲烷气送至热电部燃料系统,按外送量4/h考虑,甲烷气输送管道自PV30003阀前引出,引出点压力为0.55MPa~0.6MPa,按压力0.55MPa考虑,热电部燃料气系统缓冲罐操作压力0.3MPa。按照DN100,当量长度4120m,输送起点压力为0.55MPa,热电部现有燃料气系统缓冲罐终点0.3MPa核算,根据weymouth公式计算得,在保证压力的情况下,输送量为1.173t~1.393t。

2.3 实施后效果

2011年1月乙烯装置新增1#甲烷外送线投用,外送甲烷能力为2.0吨/小时,降低装置能耗14.28千克标油/吨乙烯。2011年乙烯装置高负荷运行,共外送天津石化甲烷气15880吨,实现销售收入1905万元。

2011年1月新增甲烷外送1#线投用后,乙烯装置在满足下游装置使用及外送需求的条件下,仍有部分甲烷气排放至火炬。为解决此问题,提高装置整体经济效益,乙烯装置决定对甲烷外送线流程再次进行优化。

3 新增甲烷2#线改造1)改造原因

当乙烯装置进一步提升负荷或出现1台加氢尾油炉运行时,每小时约有2.5t的甲烷富裕量,会造成富裕甲烷气排放至火炬。

2012年乙烯装置利用低位能的急冷水热量给裂解炉助燃空气预热,降低裂解炉燃料气的使用量,项目实施完毕后,每小时节约1.0t/h的燃料气。

苯酚装置对焚烧炉进行改造,增加空气预热器、更换废热锅炉及氧化尾气预热器,每小时可节约0.5t燃料气,又会产生0.5t的甲烷富裕量。

3.2 改造方案

在保证脱甲烷塔(DA301)和燃料系统压力稳定的情况下,甲烷气外送压力:0.55MPa,甲烷外送热电部最大量5.3吨/小时,从乙烯装置“E-E”接口,甲烷送出管线引接一条6“的管线引接至中沙公司与烯烃部之间的火炬管线上,并将乙烯装置内“F-F”接口的甲烷管线12“FG90003-A1A-T上的流量计FIQ-90805移位,安装在新引接的6”管线上。

3.3 实施效果

2012年10月投入35万元利用原有的火炬管线,新增一条甲烷外送线,外送甲烷能力为4.4吨/小时,降低装置能耗10.69千克标油/吨乙烯。2013年乙烯装置高负荷运行,共外送天津石化甲烷气49000吨,实现销售收入约4600万元。

4 燃料系统的日常管理

为保证燃料系统的稳定,最大限度地将富裕甲烷外送至天津石化,杜绝甲烷放火炬,在日常操作中进行如下管理:

4.1 优化燃料系统操作,最大限度地外送甲烷。在正常生产时,燃料系统不引入饱和液化气或剩余碳四作为裂解炉燃料,当燃料气系统压力波动时,通过调节裂解炉出口温度及稀释比,保证燃料系统压力稳定,杜绝燃料气放火炬现象。

4.2 对空气预热器、火炬回收压缩机等节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运行正常。

4.3 通知调度及时与天津石化公司联系,将甲烷及时外送至天津石化,保证燃料系统压力稳定,确保火炬回收压缩机稳定运行,最大量地回收火炬气。

4.4 每周两次对乙烯装置外送甲烷产品进行组成分析,确保外送产品质量合格。

5 结论

为适应乙烯装置原料性能及高负荷运行的需要,先后2次对甲烷外送流程进行优化。项目实施后,2013年在装置高负荷运行时,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地外送甲烷气,为乙烯装置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创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松汉,何细藕.乙烯工艺与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39-58.

[2] 堵祖萌,王俭.乙烯装置综合能耗的计算.乙烯工业,2000,12(4):1-6.

[3] 武柏林,杜炳明.如何提高乙烯收率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7,34(6):35-37.

猜你喜欢
乙烯能耗优化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昆钢科技(2022年2期)2022-07-08 06:36:14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 06:20:14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当代水产(2021年10期)2022-01-12 06:20:28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26
乙烷裂解制乙烯产业大热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
自动化博览(2014年9期)2014-02-28 2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