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艺术品附加值

2018-01-12 14:06:28雨田
收藏·拍卖 2017年10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紫砂陶明珠

雨田

文人作品的参与,让一把紫砂壶变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这与中国传统书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人们常将诗、书、画、印巧妙地配合运用,构成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艺术的诸多门类都由此相似的特性。也许中国人自古就喜欢在艺术品上做加法,不拘泥于区分艺术的各门各类,而是更热衷艺术的叠加与融合。

本期封面作品为一把紫砂明珠壶。壶型浑圆,取意珍珠。饰以弦线,取意蚌壳。壶钮,如书法灵动的一笔。壶嘴上扬,壶把亦上扬,壶的主体浑圆,线条流畅,取中庸之意,或日温柔敦厚。细节之处,则灵动有趣,独具匠心。既有古典之美,又具时代气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

这件作品由年轻艺术家郭羡林和陈显伦合作而成,郭羡林负责制壶,陈显伦则负责在紫砂壶身刻上字帖,为书法名作王羲之《忧悬帖》,此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已无需赘言。身为书法家的陈显伦又以名帖入壶为饰,无疑为这件明珠壶增色不少。

在紫砂壶上刻画诗文、书画的做法由来已久,也称紫砂陶刻,是紫砂壶在艺术上的一种附加。古时因为文人雅士对紫砂壶的喜爱,而亲自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和装饰,他们吟诗作画,即兴挥毫,再以刀代笔,将书法作品刻入壶身,紫砂壶增加装饰趣味的同时,又赋予紫砂壶多一层的文化、艺术内涵,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一壶得以融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陶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飾技艺。发展到今天,紫砂陶刻不仅要求雕刻的内容具有艺术性,其雕刻工艺的本身也必须具备艺术性,从单纯的手工雕刻脱胎而出,成为一门特定的艺术形式。

附加的“艺术”

理解中国艺术,往往还必须了解一件物品的“艺术附加”,一种艺术形式的“集成性”。

当然,并非所有艺术品上的附加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不恰当的附加或者附加者水平有限,附加往往会沦为画蛇添足甚至破坏美感的存在。就如常被人提及的清宫旧藏汝窑瓷器底部的乾隆题诗。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如何,暂且不谈,但其诗文和艺术修养,就常被人所诟病了。因而如何附加,附加什么,则又是一门值得推敲的学问,或者说,附加本身就变成一种艺术。

正如前文提及的明珠壶,即使以刻刀再现名作,也并非简单的机械复制。如果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修养,以及个人对原作的理解,所雕的文字只会徒有其形,无内里之神韵。从这个角度而言,紫砂陶刻何尝不是一种戴着脚铐跳舞的艺术?

一件艺术品除了本身艺术价值外,其背后蕴含的人文逸事,印证的历史记载等都可以成为它的附加值。

随着近年艺术市场的深入调整,艺术品的附加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众多业内人士意识到仅仅靠年代久远加上存世的稀缺性,已不足以构成艺术品高价值的依据。如果能够再有名人旧物、流传有序等附加因素的加持,价值往往会火箭式地节节攀升。以今年嘉德春拍的黄宾虹《黄山汤口》为例,自身就是博物馆级的抗鼎力作,外加出版著录无数,以及一生挚友陈叔通的旧藏。使其最终以345亿元成交,一举成为业界热话。

大部分时候,艺术品往往遵循一种“马太效应”,自身艺术价值越高者往往附加的内容也越多,反过来又提升了整体的价值。但是即使再多、再好的附加,也不能够脱离艺术品主体的价值。

当然,收藏本身就是在各个价值维度中反复衡量,寻求平衡的过程。

(编辑/李木子)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紫砂陶明珠
从“王向荣现象”看一位优秀民间歌者的艺术修养
乐府新声(2023年1期)2023-06-29 06:44:02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山东陶瓷(2021年5期)2022-01-17 02:35:54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塞外明珠亮闪闪
草原歌声(2016年1期)2016-11-15 05:46:54
浅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33
学词心语之二 提艺术修养 塑音乐形象
音乐生活(2015年2期)2015-12-19 13:23:16
加强学生声乐学习中艺术修养的培养
北方音乐(2015年9期)2015-05-30 10:48:41
西沙明珠
航空知识(2015年2期)2015-03-13 1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