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勤,不索何求

2018-01-10 09:07:08晁珊
教师·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认识教学活动幼儿园

晁珊

摘 要: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进行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如何寓教育于活动中,如何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质量等是幼儿园关注的问题。幼儿的工作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是看看孩子,会跳舞、唱歌就行了,要做好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事业心、爱心及责任心。在幼儿园阶段就应让幼儿们掌握、学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幼儿园期间的教育应多样化、开放化,给幼儿们创造亲子动手、动脑的机会。因此作者结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反思,认为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五大点,即“备”“主”“变”“放”“思”“学”,这样才能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认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3-0114-02

“人生在勤,不索何求。”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在幼儿园工作的这几年里,我听过许多名师的讲课,也参加过区里、幼儿园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推门课、优质课活动,如何寓教育于活动中,如何保证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质量,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在学习的。结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反思,我认为我们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五大点,即“备”“主”“变”“放”“思”“学”。

一、有“备”而来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想活动“出彩”,备课是很重要的一环。所谓备课,就是指掌握教学内容,领会编者意图,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具、学具等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己对本班幼儿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清楚,怎样根据幼儿的需求设置教学内容,这些都是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之前需要考虑和准备的,通过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了解,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创设出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

例如,我在进行小班社会“讲礼貌”这节活动时,考虑到我班幼儿已经能够主动对老师说“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等礼貌用语,我对活动进行了一些补充,将“轻轻地”“微笑着”等礼貌行为和礼貌表情对幼儿进行了强化,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小熊去小兔子家做客“轻轻地”敲门,小兔子“微笑着”开门迎接小熊,在幼儿表演过程中笔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幼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表演氛围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教师应该重视每一次教学活动,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认真细致地思考,做到“十备”,即备教材、备幼儿、备导入、备层次、备提问、备小结、备教具、备学具、备语言、备感情,仔细地推敲每一个细节,包括问题设计的适宜性、幼儿反应的多样性、回答问题的多变性等,真正做到有准备。

二、双“主”教学

“生为主体,师为主导。”《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活动,是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但是做到这一点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年轻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只顾自己眉飞色舞地尽情表演,把知识一股脑地全部灌输给幼儿,而把幼儿的兴趣、态度置之度外,最后常常是教师情绪饱满,幼儿的积极性始终没有被调动起来。因此教师要时刻铭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时,可以让幼儿参与其中,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更好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指导时,不应过多地对幼儿进行干预,留给幼儿充足的想象空间,在幼儿的活动中要做到主动参与,给予幼儿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避免他们产生不良的情绪,从而失去近一步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动机。

三、随机应“变”

虞永平教授在《过程意识和经验指向》中谈到:“幼儿的知识是自己动手、自己操作、自己获得的,而不是教师简单的说教给予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能只拘泥于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内容,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顺应大多数幼儿的兴趣,随时对教学内容做出改变,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锦屏幼儿园在一个小区里,经常有清理垃圾的垃圾车从幼儿园经过,每次看到垃圾车幼儿们都很兴奋,兴趣十分高涨。基于他们的兴趣点,我创设了关于车的主题活动,其中包括语言活动“说说我认识的车”、音乐活动“汽车开来了”、社会活动“认识不同的车”、科学活动“玩具车辆分类”和美术活动“装扮我的车”等。有一次在准备一节美术活动的时候,一辆垃圾车停在幼儿园门口,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垃圾车吸引了过去,看到这一幕,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辆垃圾车来进行一节不一样的美术活动呢!要进行的这节美术活动课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大胆创作的能力。我可以让他们观察垃圾车,并大胆设计垃圾车并进行装扮,这样同样可以达到目标。说改就改,说变就变!我带幼儿们到教室外详细地观察垃圾车,并告诉他们可以自己设计垃圾车,幼儿们一听要设计垃圾车,兴趣一下子就提了起来,纷纷开始画起来。活动结束后我对幼儿们的作品进行了展示与点评,又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垃圾车的用途,并提出问题:“清洁员叔叔每天那么辛苦,我们怎么做能替他们分担呢?”幼儿们各抒己见,气氛非常活跃,在这种一问一答的轻松氛围中幼儿对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们各抒己见,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获得了新的经验和情感体验,我认为这样的活动过程远远比事先设计好的活动过程更加有灵气。

四、有的“放”矢

“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幼儿的知识是自己动手、自己操作、自己获得,而不是教师简单的说教能给予的。所谓教的过程其实是幼儿主动去探索的过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次手工活动,我们打算让幼儿用各种形状的泡沫做一些手工艺品,在活动开始前我准备得非常“充分”,就是让他们做小青蛙,但担心幼儿用剪刀会有危险,担心他们做得不好看,我不停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准备材料,到了最后就变成了一节幼儿临摹我作品的活动。我不知道这样的半成品发到幼儿手里会是什么样子的,我要感谢我的园长和主任,她们及时发现了问题,并告诉我:“一个好的活动不是你帮他们去做,更不是他们去临摹你的成品,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想、自己去动手、自己去发现,做自己喜欢的作品,你只需要给他们提供最原始的材料就可以了。”听了园长和主任的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丢掉了做好的半成品,给幼儿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简单的原材料,作品也不局限在动物了,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东西。活动开始前,我把准备好的材料分组发下去,对幼儿说:“你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幼儿们一听自己想做啥就做啥,高兴坏了:“我要做蛋糕”“我要做皇冠”“我要做棒棒糖”……每个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从来没有見他们那么兴奋过,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喜欢吧!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涂色、剪圆圈、分割泡沫球、拼插,这些在我看来他们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他们都独立动手完成了,做出来的东西丰富多彩,有小雪人、毛毛虫、瓢虫、蜘蛛、蜜蜂,还有圣诞树、蛋糕、皇冠、冰淇淋、棒棒糖……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爱不释手,不停地向我展示,看到幼儿们的这些作品,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原来他们可以这么厉害,原来他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原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的魅力这么大。活动结束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很多时候我担心幼儿做不好,担心他们使用剪刀会发生危险,而去帮他们完成,殊不知这样是害了他们,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动手,结果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五、集“思”广益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反思是一个进步的过程,是对学过的东西进行一次总结,我们要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园里,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推门课,园领导和其他教师都会跟着一起听课,并在课后对教师的活动环节、语态教态及时进行点评,教师们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一起讨论对这节课的认识,好的地方大家一起学习,不好的地方提出改进的措施,根据其他教师们提出的建议,重新对活动进行改进,进行改进后的二次听课。这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们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帮助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进步和成长的过程。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我都会写课后教学反思,对教学活动前的计划和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幼儿的行为,找出教学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对于优点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进行借鉴,对于不足之处找到解决的办法,并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反思中,教师能够了解幼儿,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

六、“学”无止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再聪明,如果不学习,终究是没有什么大的作为。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他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著有《终身教育引论》。他主张教育“是在人类存在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及人格的完善,人的一生要把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工作一年以来,笔者参加过很多的培训,豐富了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每次培训都有不同的收获,但是如果不用心去学,培训再多再好也是徒劳的。因此,每次培训我都认真对待,及时记录自己的感悟,并进行反思,自己在教学的时候出现过哪些问题,专家名师是怎么克服的,通过他人对比自己,很快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通过学习,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把学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改善教学行为,从而使教学设计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通过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个案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促使自己不断学习、改进和提高,最终实现跨越式成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

有准备、重主体、巧变通、会放手、勤思考、多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认识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浅谈我对秦腔小生舞台表演的认识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40:03
试论会计规范研究方法的剖析与回归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36:31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摭谈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