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静
(盐城市社会福利院,江苏 盐城 224000)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陆 静
(盐城市社会福利院,江苏 盐城 224000)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痴呆(AD)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盐城市社会福利院住院的78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QOL-AD量表(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表)的总评分。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观察组患者QOL-AD量表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D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
老年性痴呆;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痴呆是一种继发性智力障碍,属于智力减退性病变。很多疾病均可引起痴呆。老年性痴呆(AD)是指由老龄因素所致的以计算、自理、思维、情感等多种脑功能渐进性衰退为主要特征的痴呆。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痴呆的发病率高达2.5%~3.5%[1]。A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急剧下降。因此,如何提高A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成为临床护理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探讨对AD患者进行护理的有效方法,笔者对在盐城市社会福利院住院的39例AD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盐城市社会福利院住院的78例AD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评估的结果均符合世卫组织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关于老年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其排除标准:1)意识不清的患者。2)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3)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39例患者中,有男20例,女19例;其年龄为63~86岁,平均年龄为(76.82±4.38)岁。在观察组的39例患者中,有男22例,女17例;其年龄为64~88岁,平均年龄为(70.03±5.2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2)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3)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4)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5)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的记忆力及定向力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通过让其制定作息时间表、写日记、做拼图游戏、收看电视节目等方式对其记忆力及定向力进行相应的训练,反复加深其对家庭住址、居住环境、常用物品及家庭人物的印象。2)对患者进行情感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可通过与其进行交谈、为其播放音乐、转移其注意力、取得家属支持等方法来稳定患者的情绪,并使其感受到各方面的关爱。3)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思维能力进行康复训练。通过让其参加棋类比赛、进行肢体运动、简单计算、分类整理物品等方法来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促进其思维分析能力的恢复。
在进行护理前和进行护理的3个月后,通过让患者填写QOL-AD量表(2005年中文版)的方式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QOL-AD问卷包括患者的躯体健康、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家务能力、记忆力、理财能力等13个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均是根据AD患者的生活现状提出来的,各项评分分为1分(差)、2分(普通)、3分(好)、4分(非常好),总分为13~52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QOL-AD量表的总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护理,观察组患者QOL-AD量表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QOL-AD量表总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进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QOL-AD量表总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接受护理前 接受护理3个月后对照组(n=39) 19.08±3.64 30.12±4.80观察组(n=39) 18.87±2.92 41.64±5.16 t值 -0.281 10.208 P值 0.779 0.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A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D患者在思维能力、情感、定向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上均会出现渐进式衰退,最终可使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2]。有研究表明,让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持续服药治疗的前提下,对其中的早期AD患者和中期AD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情感、思维、语言、自理等能力的恢复,延缓其病情的进展[3]。目前,临床上对AD患者进行的常规护理普遍缺乏针对性、计划性和重复性,使其在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效果均不明显。我院根据A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主要智力缺陷,通过对其进行记忆力及定向力、情感、认知能力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激活并反复强化其肢体运动功能、视觉功能、听觉功能、触觉功能、认知能力、记忆力、情感功能,有效地控制了其病情的发展,提高了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的护理,观察组患者QOL-AD量表的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此研究结果与刘敬辉[4]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本研究对AD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的工具是QOL-AD量表,此量表是专为AD患者所设计,保证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对AD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
[1]蒋林珍.小组康复训练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6,8(3):225-227.
[2]荣丛,胡海霞,陈卉,等.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干预对老年性痴呆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30(23):2653-2655.
[3]胡蝶.全程护理干预对早中期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7):176-177.
[4]刘敬辉.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206-207.
R473.75
]B
]2095-7629-(2017)21-0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