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梅,冯小玲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呼吸科,四川 广安 638000)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效果研究
陈红梅,冯小玲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呼吸科,四川 广安 638000)
目的:探讨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就诊的6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为对照组患者单用泼尼松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联用泼尼松和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肺总量(TLC)、肺活量(VC)和不良反应(包括呛咳、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溃疡等)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EV1/FVC、TLC、VC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显著。
乙酰半胱氨酸;泼尼松;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属于肺间质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1]。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探讨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在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就诊的64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从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就诊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随机抽选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统疾病专家组制定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2例患者。试验组患者中有男15例,女17例;其年龄为25~75岁,平均年龄(45.18±6.34)岁;其病程为0.3~2年,平均病程(1.06±0.69)年。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6例;其年龄为26~78岁,平均年龄(46.07±6.59)岁;其病程为0.5~2年,平均病程(1.12±0.7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为对照组患者单用醋酸泼尼松片进行治疗。醋酸泼尼松片(生产厂家:黑龙江省泰格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 准字H23022248)的用法是:口服,10 mg/次,2次/d,连续用药2周。为试验组患者联用醋酸泼尼松片和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进行治疗。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生产厂家: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472)的用法是:口服(用少量温水溶解),1包/次,3次/d,连续用药2周。醋酸泼尼松片的用法与对照组相同。
1)观察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肺总量(TLC)、肺活量(VC)。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日本捷斯特CHEST AC-8800肺功能仪对患者的FEV1/FVC、TLC、VC进行测定。2)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是: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且其TLC、VC恢复正常,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且其TLC、VC提高10%以上,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且其TLC、VC提高≤10%,可判定其临床疗效为无效。3)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呛咳、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溃疡等)的发生情况。
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FEV1/FVC、TLC、VC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TLC、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EV1/FVC、TLC、VC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呛咳、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溃疡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比较(±s)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属于肺间质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干咳、咳痰、呼吸困难、乏力等,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3-4]。乙酰半胱氨酸属于粘液溶解剂,具有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泼尼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抑制炎症细胞在炎症反应部位聚集、组胺等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等作用[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其FEV1/FVC、TLC、VC均更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1]杨斯琴. 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6, 33(6): 740-741.
[2]路政,法宪恩.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雾化吸入低分子肝素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观察[J]. 广东医学. 2016, 37(23): 3599-3601.
[3]胡建明,岳红梅,李龙,等. 乙酰半胱氨酸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3(6): 707-710, 722.
[4]付松泉,王琎,闫亚男,等.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疗效[J]. 临床荟萃. 2015(1): 38-40.
[5]陈利玲,黄江,唐燕. 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改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23):154-155.
R563
]B
]2095-7629-(2017)21-00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