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悦馨
每次看到橱窗里摆放着的那些大大小小、品种繁多、千姿百态的陶瓷艺术品,我便挪不开脚步,我实在太喜欢这些由水、火、土演变而成的小精灵了!
上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邕州陶艺社团课,我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第一堂课,老师说要教我们做一个小花瓶,说完她便给我们演示了一遍。只见老师双手握着泥块,随着陶轮车盘的转动娴熟地上下移动,很快,一个漂亮的小花瓶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原来,做陶艺这么简单啊!我跃跃欲试。
终于可以自己动手做小花瓶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团泥,泥团细腻而润滑,犹如一个熟睡的婴儿,等待着我去唤醒。我小心翼翼地把泥团放在陶轮车盘中心,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了起来,在车盘的旋转下泥团苏醒过来,它开始调皮地在我的指间东闪西躲,不听使唤,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做不出像老师那样的形状来,急得团团转。
老师看到我着急的样子,连忙走过来,帮我把泥团固定好,教我怎样控制好陶轮车盘的速度。她让我把手轻轻地放在泥团的两端,把两根大拇指小心翼翼地放到泥团中心,再往里按。好了,底部的厚度刚刚好。这时我才明白,只要温柔地对待它,泥团就会乖得像只小绵羊一样按照你的指示演变成你想要的形状。
现在该把它拉高了,我一只手扶着边儿,另一只手贴着瓶口向上托,用真诚的眼神看着它,它慢慢摇动身体回应着我。不一会儿,一只小巧玲珑的花瓶就诞生了。
我把自己亲手做的小花瓶如珍宝般捧在手心,仔细地打量着。虽然瓶身不是那么直,表面不是很光滑,形状也有些奇怪,但是,它是我第一次与泥团真心交流后所留下的“手语”痕迹,我会永远珍藏着它。
【点睛酷评】
小作者用樸实的语言,将自己第一次学习陶艺时“轻视—受挫—成功”的过程进行了细致描写,学习过程一波三折,读来饶有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