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翔
冬日,我和妈妈携手在暖阳下散步,很惬意。
在一个拐角处,我们看到有位老人在卖枣。他瘦瘦的身架,背有点驼,两鬓都已经斑白了。
老人的枣子虽然又圆又大,但绿里带青,一看就知道是木枣,不甜,所以无人问津。但他并没有吆喝,只是努力把那些较红的枣子往上翻,轻柔的动作,好像在呵护自己的婴儿一样。我推测这些枣一定是老人家自家产的,到街上来换几个钱,也许是为了买点油盐酱醋,也许是为了给老伴添置衣物,也许……
看着老人盯着行人的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神,我知道他多么希望这些人买他一些枣子。
这时候,走来一个乞丐,不断向我和妈妈点头、伸手要钱。看他那么年轻,我真怀疑是故意裝出来的可怜相。还没等妈妈做出决定,老人却不动声色地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拿出一元钱,轻轻地放进了乞丐的饭碗里。
妈妈疑惑地问老人:“这人比您年轻,您还给钱?”“是呀!”在一旁的我,都觉得妈妈有道理。然而,老人的回答却出乎我们的意料。“我虽然穷点,但还有枣子呀!他能不怕丢人来要钱,也许真的什么也没有!能帮我就帮一点吧!”说完,又低下头去摆弄他那些宝贝枣子了。
我听了,心里一动,而妈妈,毫不迟疑地一口气买了一大包枣子。
初冬的暖阳下,老人笑颜如花,我和妈妈的心里也暖洋洋的。
指导老师: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