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8-01-07 23:42:52曹卫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0期
关键词:宫素综合性孕产妇

曹卫红

(常熟市中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曹卫红

(常熟市中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目的:探讨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常熟市中医院分娩时发生产后出血的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25例产妇。对两组产妇均进行止血治疗。同时对A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B组产妇进行综合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在产后2 h和24 h时的出血量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与A组产妇相比,B组产妇在产后2 h和24 h时的出血量更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少其出血量,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产后出血;产妇;综合性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期间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有研究表明[2],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胎盘因素、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等,这些因素可单一存在也可共同存在。它们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抢救时,应根据引发出血的原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止血治疗,并及时为其补充血容量。余昌杏[3]的研究表明,对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在进行止血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明显提高其止血的效果,减少其出血量。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在常熟市中医院分娩时发生产后出血的25例产妇在进行止血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性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常熟市中医院分娩时发生产后出血的50例产妇。这50例产妇的年龄为21岁~29岁,平均年龄为23.68岁;其孕周为36.2~40.1周,平均孕周为(38.3±0.21)周;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35例,因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10例,因软产道损伤所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4例,因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的产妇有1例。将这50例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25例产妇。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产妇均进行止血治疗。具体的方法:1)用20 U的缩宫素对产妇进行肌内注射。2)对实施腰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的产妇待婴儿娩出后,用100 mg卡贝缩宫素注射液在1min内缓慢地对其进行静脉推注。注意合并有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及心脏病的产妇慎用此药。3)用0.5~1.0 mg的地诺前列酮对产妇进行宫体注射,并将1 mg的卡前列甲酯栓放入其阴道的后穹窿处。4)将6 U的垂体后叶素用2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用此药液对产妇进行静脉滴注,进行滴注的时间为4~6 h,同时密切观察其血压变化的情况。在其血压恢复至正常值时应放慢进行滴注的速度或停止滴注。5)对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可将10 mg的维生素K1用2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并用此药液对其进行静脉滴注,每隔12 h对产妇进行一次静脉滴注,每天的总用药量不超过40 mg[4]。

1.3 护理方法

1.3.1 对A组孕产妇进行常规护理 1)对孕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2)测量产妇的产后出血量。3)遵医嘱对产妇进行止血、补充血容量等处理。

1.3.2 对B组孕产妇进行综合性护理 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护理。⑴对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有孕前患有出血性疾病、存在子宫肌壁损伤、多次进行人流、以往有产后出血史、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前置胎盘、出现胎盘早剥、多胎妊娠、产妇的情绪紧张、产程过长等。⑵对孕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在孕期的保健意识。⑶在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时,一旦发现其有出血倾向,应立即告知其提前待产,同时对其凝血功能进行检测。⑷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双胎妊娠的孕产妇、多次妊娠的孕产妇及多次生产的孕产妇重点进行监护。⑸告知孕产妇应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并保证充足的睡眠。⑹向孕产妇及其家属介绍分娩时及产后的相关知识,并告知进行母乳喂养的好处。2)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⑴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孕产妇进行沟通,并耐心解答其提出的关于预防产后出血方面的疑问。⑵在分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亲切地与产妇进行交流,对其进行暗示和鼓励,以稳定其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3)对产妇进行产程护理。⑴在第一产程:①密切地观察产妇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的情况,并及时为其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的情况,以防止因产程延长而发生产后出血。②对产程较慢的产妇,可遵医嘱用缩宫素对其进行肌内注射,以促进其分娩。③对产程较快的产妇,应对其用力的时间进行指导,以免其因用力不当而发生软产道损伤。⑵在第二产程:①密切观察产妇胎心的变化。②对产妇进行会阴保护。掌握进行会阴切开的时机及相关的指证。③对宫缩乏力的孕产妇,在胎儿娩出前肩后,应遵医嘱立即使用20 U缩宫素对其进行肌内注射。⑶在第三产程:①协助产妇娩出胎盘,并检查其娩出的胎盘、胎膜是否完整。②测量孕产妇的阴道出血量。③密切观察产妇宫缩的情况。④对产妇的子宫进行常规按摩,应尽可能地将其子宫内的积血压出。⑤使用20 U的缩宫素对产妇进行肌内注射,或让其舌下含服200μg的米索前列醇。⑥检查产妇的软产道是否发生损伤。对发生软产道损伤的产妇及时进行缝合处理。4)对产妇进行产后护理。⑴产后2个小时是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峰期。因此,在产妇分娩后,应对其进行2 h的监护。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中心静脉压等生命体征。测量产妇的出血量,并做好进行抢救的准备。⑵让产妇尽早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以促进其宫缩,从而减少其产后的出血量。⑶在产妇回到病房后,告知其要及时排尿,以免影响其子宫收缩,从而增加产后出血量。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在产后2 h和产后24 h时其出血量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总满意率=(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产后2h和产后24h时两组产妇出血量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与A组产妇相比,B组产妇在产后2 h和24 h时其出血量更低(P<0.05)。详见表1。

表1 在产后2 h和产后24 h时两组产妇出血量的比较(ml,±s)

表1 在产后2 h和产后24 h时两组产妇出血量的比较(ml,±s)

组别 产后2 h 产后24 h A组(n=25) 287.4±22.7 328.5±27.1 B 组(n=25) 180.7±20.4 250.6±25.4 t值 10.598 9.972 P值 <0.05 <0.05

2.2 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在A组的25例产妇中,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的产妇有11例,表示较满意的产妇有9例,表示不满意的产妇有5例,总满意率为80.00%。在B组的25例产妇中,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的产妇有20例,表示较满意的产妇有5例,总满意率为100%。与A组孕产妇相比,B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更高(P<0.05)。

3 讨论

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病理因素、不良情绪和不稳定的心理状况均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5]。孕产妇的心理情绪会影响到其体内激素的调节、在分娩时的适应情况及其自身与胎儿的健康。引起孕产妇恐惧心理的原因有:1)孕产妇受到影视作品中产妇分娩时常出现的过度疼痛的影响。2)在产房陌生环境中,产妇害怕发生难产或意外。3)担心胎儿的性别不理想受到指责。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精神压力可增加其体力的消耗,使其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从而引起产后出血。部分产妇可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需使用镇静剂对其进行镇静处理[6]。侯菲[7]的研究表明,在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产后出血量,必要时适当使用缩宫素、凝血剂等对其进行止血处理,同时对其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监测。另外,护理人员应加强与产妇进行沟通与交流,及时察觉其不良情绪,通过拥抱、抚摸等肢体语言对其进行精神慰藉,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护理工作,从而降低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李立云[8]的研究表明,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护理人员要帮助其做好预防出血的工作,以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与A组产妇相比,B组产妇在产后2 h和24 h时的出血量更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更高(P<0.05)。这说明,对发生产后出血的孕产妇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其出血量,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 李艳丽.探究产后出血发生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6):226.

[2] 刘静.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1,1(25):32-33.

[3] 余昌杏.产后晚期出血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35-136,139.

[4] 张跃琼.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10):214.

[5] 苗雪玲.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1(11):166-167.

[6] 顾德芬.分娩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J].吉林医学,2010,1(17):2684-2685.

[7] 侯菲.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预防措施及效果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1(15):117-118.

[8] 李立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6(22):108-109

R473.71

B

2095-7629-(2017)20-0212-02

曹卫红,女,1972年12月出生,江苏常熟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助产方向

猜你喜欢
宫素综合性孕产妇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11期)2016-04-16 02:48:32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在肥胖孕产妇围生期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4年5期)2014-02-27 13: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