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媛
(江苏省泗洪县中心医院,江苏 泗洪 223900)
·护理研究·
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周媛媛
(江苏省泗洪县中心医院,江苏 泗洪 223900)
目的:分析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江苏省泗洪县中心医院收治的38例高热惊厥患儿,对其接受护理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8例患儿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护理X组和护理Y组。在两组患儿接受治疗期间,对护理X组患儿进行普通护理,对护理Y组患儿在进行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治护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惊厥消失的用时、体温恢复正常的用时、惊厥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Y组患儿惊厥消失的用时和体温恢复正常的用时均短于护理X组患儿,其惊厥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护理X组患儿,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降低其惊厥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高热惊厥;综合性护理
惊厥是儿童的常见病。此病多由患儿发生高热所引起。临床上将由高热引起的惊厥叫做高热惊厥[1]。高热惊厥患儿的年龄多为6个月~4岁。此病可对患儿脑神经的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可使其留下癫痫等后遗症。目前,临床上在抢救高热惊厥患儿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快速缓解其惊厥,降低其体温[2]。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主要探讨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江苏省泗洪县中心医院收治的38例高热惊厥患儿。这38例患儿的病情均经临床检查得到确诊。将这38例患儿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护理X组和护理Y组。在护理X组患儿中,有男患儿10例,女患儿9例;其年龄为6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8±1.0)岁;其入院时的体温为38.3 ℃~40.1℃,平均体温为(38.9±0.3)℃。在护理Y组患儿中,有男患儿11例,女患儿8例;其年龄为7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3.5±1.0)岁;其入院时的体温为38.2 ℃~40.0 ℃,平均体温为(38.8±0.4)℃。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1 对护理X组患儿的护理方法 对护理X组患儿进行普通护理,方法为:在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立即将患儿平放在病床上,迅速解开其衣领,对其口腔中的分泌物进行清理,以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3]。同时,护理人员可使用面罩式吸氧机对患儿进行吸氧,并密切监测其体温、呼吸、意识、血压和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于反复发生抽搐的患儿,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按压其合谷穴、人中穴和内关穴,每个穴位按压3 min。对于牙关紧闭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将开口器放在其上、下臼齿之间,以免其在发生抽搐时咬伤舌头[4]。
1.2.2 对护理Y组患儿的护理方法 对护理Y组患儿在进行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方法为:1)进行降温护理。对于体温低于38.5 ℃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使用温度为33℃左右的温水反复擦拭其额头、颈部、腋窝和手心,并在其头部贴上退热帖。对于体温超过38.5 ℃的患儿,护理人员可按照医嘱给其口服泰诺林或布洛芬等退热药进行治疗。对于口服退热药20 min后体温仍未下降的患儿,护理人员可按照医嘱给其肌内注射安痛定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1岁以下的患儿禁用)。此外,对于抽搐症状比较严重的患儿,护理人员可按照医嘱给其使用少量的654-2进行解痉治疗。2)进行心理护理。临床研究发现,小儿在发生高热惊厥后,几乎都会出现恐惧、烦躁等不良的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会使其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甚至出现哭闹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一般来说,对于年龄在2岁以上的患儿,护理人员可通过给其玩具或动画书来对其进行安抚。对于年龄在2岁以下的患儿,护理人员要嘱咐其家长始终陪在其身边,并通过抱紧患儿、亲吻患儿等方式来缓解其恐惧感[5]。3)进行饮食护理。有研究证实,高热惊厥患儿的身体会在发病后的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部分患儿可因此而发生虚脱。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在患儿抽搐症状消失、体温明显下降后,应嘱其家长给其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半流质或流质食物,并在患儿进食后为其清洁口腔。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要禁止患儿的家长给患儿进食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导致患儿再次发生惊厥[6]。4)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患儿在发病后,其家长会处于紧张、焦急的状态。此时,多数患儿家长都会对患儿的救治方法产生怀疑,甚至会出现与医护人员争吵的情况。为了避免此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抢救的同时,要及时安慰其家长[7],告知患儿家长此时应尽量配合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救治,不要干扰医护人员的工作。在患儿的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还要对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介绍高热惊厥发生的原因、危害、预防此病的方法,同时重点向其介绍患儿在发生高热惊厥后的处理方法。此外,护理人员还要详细地向患儿家长介绍患儿在康复期间应注意的事项,以降低患儿惊厥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治护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惊厥消失的用时、体温恢复正常的用时、惊厥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Y组患儿惊厥消失的用时和体温恢复正常的用时均短于护理X组患儿,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惊厥消失用时和体温恢复正常用时的比较(min,±s)
表1 两组患儿惊厥消失用时和体温恢复正常用时的比较(min,±s)
组别(n=19) 惊厥消失的用时 体温恢复正常的用时护理X组 7.0±2.5 73.6±4.5护理Y组 4.4±2.0 58.8±3.0 P值 <0.05 <0.05
在护理X组患儿中,有5例患儿出现惊厥复发,其惊厥的复发率为26.32%。在护理Y组患儿中,有2例患儿出现惊厥复发,其惊厥的复发率为10.53%。护理Y组患儿惊厥的复发率低于护理X组患儿,P<0.05。
护理Y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护理X组患儿,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常见病。此病患儿多为4岁以下的婴幼儿。此病的发生与婴幼儿大脑皮层尚未发育完全、脑部神经细胞的结构简单等因素有关[8]。临床调查发现,多数高热惊厥患儿其惊厥持续的时间都在1 min左右。如果此病患儿惊厥持续的时间超过3 min,就可能使其留下癫痫的后遗症。目前,临床上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抢救的原则是快速缓解其惊厥和高热的症状。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19例接受抢救的高热惊厥患儿在进行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降温护理、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在内的综合性护理。结果显示,在接受普通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的护理Y组患儿其惊厥消失的用时和体温恢复正常的用时均短于只接受普通护理的护理X组患儿,其惊厥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护理X组患儿。这说明,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降低其惊厥的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1] 施金娟.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4):159-160.
[2] 刘霞,李力,齐灵子,等.对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进行急救与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2(6):69-70.
[3] 陈利霞,黄电芳.综合护理干预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176-177.
[4] 陈峰.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12(16):1519-1520.
[5] 王俊晓. 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5(9):143-144.
[6] 张玉友.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27(31):3824-3825.
[7] 乔玉艳.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0(60):248-249.
[8] 董敏,李丹,李乃侠,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家属心理状态及患儿临床效果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6):714-715+728.
R725.9
B
2095-7629-(2017)20-0205-02
周媛媛,女,1983年3月出生, 汉族,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