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宁,蒋文波,徐俊伟
(1.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2.宿迁市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江苏 南通 226000)
用活血化瘀利水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探讨
秦 宁1,蒋文波2,徐俊伟3⋆
(1.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2.宿迁市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探讨用活血化瘀利水方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收治的62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0)。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活血化瘀利水方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其SBP、DBP、PP、SBP晨峰变异幅度、SBP晨峰变异发作次数及心血管事件危险性评估的结果,同时对比治疗前后其TC、TG、LDL-C、HDL-C、IMT、ALT、Scr及BUN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PP、SBP晨峰变异幅度及SBP晨峰变异发作次数均降低,而且治疗组患者的SBP、PP、SBP晨峰变异幅度及SBP晨峰变异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危险性为高危患者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且治疗组患者TC、TG、LDL-C、HDL-C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IMT、ALT、Scr、BUN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活血化瘀利水方对老年ISH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的降压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SBP晨峰变异的幅度,减少其SBP晨峰变异发作的次数,调节其血脂的水平,降低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活血化瘀利水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也是导致冠心病及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高血压患者并发血脂异常可加快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增加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是老年人所患高血压的主要类型。目前,临床上多在消除诱因的基础上,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对老年ISH患者进行治疗[3]。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导致老年ISH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交感神经兴奋等不良反应。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的范畴。近年来,临床上使用活血化瘀利水方对老年ISH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为了进一步证实该疗法的有效性,本文对近年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收治的62例老年IS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收治的62例老年IS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28例,女34例,其年龄在60~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13±3.02)岁;其病程在1.5~1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36±4.23)年;其平均的收缩压为(157.23±11.18)mmHg,其平均的舒张压为(83.01±7.36)mmHg。这62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符合临床上对“眩晕”的诊断标准。2)未患有继发性高血压。3)未合并有糖尿病或循环、神经系统的严重原发性疾病。4)不存在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现象。5)其颈动脉的狭窄度≤75%,其左室射血分数EF≥40%。6)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的8周内未服用过调脂药、在4周内未服用过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将这62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有32例患者,对照组有3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生产厂家: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的用法为:口服,5 mg/次,1次/d,在早晨服用。在此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使用活血化瘀利水复方颗粒(属免煎中药,生产厂家: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治疗。该药的组成及用法为:水蛭5 g,丹参、车前子、茺蔚子各15 g,黄芪30 g,夏枯草10 g。将上述药物用100 ml的温开水冲泡后,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用药8周。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比接受治疗前后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SBP晨峰变异幅度、SBP晨峰变异发作次数、心血管事件危险性评估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情况。1)SBP晨峰变异幅度的计算方法为: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1周、治疗结束1周后,分别测量其清晨的血压,即在其起床时为其测量1次血压,在其起床后的3 h内,每小时为其测量1次血压,用这3次测量值的最高值减去其起床时的血压值,得到SBP晨峰变异幅度。患者的SBP晨峰变异幅度若>10 mmHg,即可诊断其发生了SBP晨峰变异。患者的SBP晨峰变异幅度越小、其SBP晨峰变异发生的次数越少,提示其降压效果越好、血压水平越稳定。2)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评估方法为:参照2007ESH/ESC高血压诊疗指南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评估,具体的评估项目包括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否良好、用药是否足量、合理、是否合并有心脏、大中动脉和周围血管的器质性病变、是否存在靶器官受损的现象、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变化情况、是否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等。将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评估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四个等级。
显效: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下降的幅度>20 mm Hg。有效: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下降的幅度在10~20 mm Hg之间。无效:治疗后,患者收缩压下降的幅度<10 mm Hg。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均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32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9例、10例、3例,其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的例数分别为11例、9例、10例,其总有效率为66.67%。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DBP、PP、SBP晨峰变异幅度及SBP晨峰变异发作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BP、DBP、PP、SBP晨峰变异幅度及SBP晨峰变异发作次数均降低,而且治疗组患者的SBP、PP、SBP晨峰变异幅度及SBP晨峰变异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BP、DBP、PP、SBP晨峰变异幅度及SBP晨峰变异发作次数的对比 ( ±s)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BP、DBP、PP、SBP晨峰变异幅度及SBP晨峰变异发作次数的对比 ( ±s)
项目SBP(mmHg)DBP(mmHg)PP(mmHg)SBP晨峰变异幅度(mmHg)SBP晨峰变异发作次数(次/周)治疗组(n=32)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163±18 131±13 76±13 73±12 82±12 54±11 18.2±6.3 12.3±5.40 5.30±1.50 1.58±0.57对照组(n=30)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161±14 140±12 78±12 75±11 80±15 63±13 18.6±6.7 15.7±6.7 5.42±1.41 2.2±1.13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危险性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患者的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危险性为高危患者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对比 (n)
在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IMT、ALT、Scr及BUN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且治疗组患者TC、TG、LDL-C、HDL-C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IMT、ALT、Scr、BUN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IMT、ALT、Scr及BUN水平的对比 ( ±s)
表3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C、TG、LDL-C、HDL-C、IMT、ALT、Scr及BUN水平的对比 ( ±s)
项目 治疗组(n=32)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对照组(n=30)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6.16±0.62 5.93±0.36 2.41±0.55 2.30±0.42 2.48±0.43 2.44±0.44 1.15±0.10 1.18±0.12 0.86±0.22 0.85±0.17 0.89±0.25 0.88±0.24 21.36±4.15 28.42±4.26 105.53±4.96 116.31±5.34 4.78±0.61 4.85±0.51 TC(mmol/L)TG(mmol/L)LDL-C(mmol/L)HDL-C(mmol/L)CRP(mg/dl)IMT(mm)ALT(u/L)Scr(umol/L)BUN(mmol/L)6.10±0.54 5.47±0.21 2.39±0.57 1.58±0.34 2.54±0.48 2.27±0.39 1.16±0.09 1.22±0.08 0.88±0.17 0.76±0.15 0.87±0.24 0.84±0.26 23.15±3.48 29.56±4.39 109.63±6.91 114.28±5.16 4.72±0.58 4.81±0.45
在治疗组3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头晕,有2例患者发生ALT水平轻度升高的现象,有2例患者发生踝部水肿,有3例患者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包括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等),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00%。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心绞痛,有4例患者发生食欲减退,有4例患者发生踝部水肿,有7例患者发生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3.33%。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
活血化瘀利水方由水蛭、丹参、车前子、茺蔚子、黄芪及夏枯草组成。该方针对老年ISH患者所具有的多瘀、多虚及多留邪的病理特点,在注重活血的同时配伍补气利水的中药,可标本兼治、防治并重。该方中的水蛭味咸性平,具有逐恶血、瘀血、破血瘀积聚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结果显示,水蛭中含有的水蛭素、抗血栓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促进血栓溶解及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还能降低患者TC及LDL-c的水平,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丹参具有活血理气、除烦安神的功效。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具有抗凝、去纤、溶栓及调脂的功效。黄芪性温、味甘,具有益气、利水、通脉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结果显示,黄芪具有扩张血管、调节血压的功效,可降低患者血TC及TG的水平。车前子性寒味甘,具有利尿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结果显示,车前子可增加患者尿素、尿酸及氯化钠的排泄量,兴奋其副交感神经,还可减少其细胞外液及心输出量,促进其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茺蔚子具有活血利水的功效。夏枯草具有引经报使、清肝热的功效。将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活血化瘀、利水通络的功效。
综上所述,用活血化瘀利水方对老年ISH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减少其不良反应。
[1] 苏镇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个体化诊治兼评“老年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流程专家建议”[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6:518-521.
[2] 李建平,卢新政,霍勇.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志,2016,(8)5:23-27.
[3] 李七一,方祝元.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2.
R544.1
B
2095-7629-(2017)20-0130-02
相关基础研究《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协同降压作用的实验研究》(桂科基0339062)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6年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通讯作者:徐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