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军
(江苏省阜宁县芦蒲镇卫生院,江苏 阜宁 224400)
用两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
左一军
(江苏省阜宁县芦蒲镇卫生院,江苏 阜宁 224400)
目的:对比用两种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江苏省阜宁县芦蒲镇卫生院收治的6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疝修补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发生中度以上疼痛患者的占比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在术后发生中度以上疼痛患者的占比和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传统疝修补术相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无张力疝修补术;传统的疝修补术;成人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其中右侧腹股沟疝较为多见。腹股沟疝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在腹股沟区有一边界清晰的突出肿块、触之可滑动。成人腹股沟疝一旦形成,则无法自行愈合,需要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往,临床上对成人腹股沟疝主要使用传统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但是,在采用此术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会增加其腹股沟区组织的张力,加重其疼痛感,而且术后其病情的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被广泛用于治疗成人腹股沟疝[1]。为了进一步探讨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江苏省阜宁县芦蒲镇卫生院收治的64例此病患者分别进行传统的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32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江苏省阜宁县芦蒲镇卫生院收治的64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32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4例;其年龄在18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2.3)岁;其中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有30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有2例。在观察组的32例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3例;其年龄在19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4±2.1)岁;其中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有31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有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病情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年龄在18周岁以上;3)发生单侧腹股沟疝;4)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其排除标准为:1)发生双侧腹股沟疝或嵌顿疝;2)存在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3)存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疝修补术。具体的方法为: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使用Bassim法对患者进行手术,即在其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的2cm处做一个长5~7 cm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切口,逐层切开其皮肤及皮下组织,打开并游离其腹外斜肌腱膜、精索或子宫圆韧带,暴露出疝囊,切开疝囊壁,根据其疝囊的大小及疝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等情况,使用合适的方式对其疝囊进行修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体的方法为:1)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2)在患者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的2cm处做一个长约5~7 cm平行于腹股沟韧带的切口,逐层切开其皮肤及皮下组织,打开并游离其腹外斜肌腱膜、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充分暴露疝囊。对患者的疝囊进行高位结扎后,向内暴露其耻骨结节内侧约2 ㎝处的腱膜组织。将生物疝平片放在患者的腹横筋膜前与腹外斜肌腱膜后,生物疝平片的缺口朝向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的内环,以保证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可以通过,重新建立新内环,并稍留一点缝隙,以便保证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的血运。将疝片的下段固定在患者耻骨结节的腱膜组织上,缝合其腹股沟韧带和耻骨梳韧带,以缩小其股管的间隙。在疝片的外缘缝合患者的腹股沟韧带,在进行缝合时注意保持疝平片的平展,重建外环口后,间断缝合其腹外斜肌的腱膜。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后发生中度疼痛以上患者的占比及其病情的复发率。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进行手术的时间(min) 住院的时间(天)对照组 32 59.4±9.7 7.2±3.6观察组 32 65.1±6.4 5.1±1.2 t值 0.086 3.550 P值 0.935 0.008
观察组患者中在术后发生中度以上疼痛患者的占比和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在术后发生中度以上疼痛患者的占比及其病情复发率的比较[n(%)]
腹股沟疝可分为直疝和斜疝两种。腹股沟直疝是指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口,也不进入阴囊的一类疝。此类疝的发病率较少。腹股沟斜疝是指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并可进入阴囊的一类疝。其中,右侧腹股沟斜疝患者较为多见[3]。临床上对腹股沟疝患者主要进行手术治疗。进行传统的疝修复术需将患者腹股沟区的周围组织结构缝合在一起,从而会破坏其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利用生物补片来加强腹股沟疝患者腹股沟的后壁,可使其被修补区处于无张力的状态,从而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有:1)在患者腹股沟壁的薄弱处加上一层补片,使其更加坚韧;2)患者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未改变;3)术中可避免对患者造成更多的损伤[4]。吴登东[5]的研究表明,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不改变其腹股沟区的正常解剖结构,减少其在术中受到的损伤,而且在术后其出现的疼痛小、恢复快、病情的复发率较低。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在术后 发生中度以上疼痛患者的占比和病情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与进行传统的疝修补术相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1] 张朋,牛兆健,屈彬,等.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4,35(19):4203-4204.
[2] 于华杰,滕安宝,查晓光,等. 3种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比较[D].安徽医科大学,2014.
[3] 皮启飞,罗东林.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与传统修补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4,30(18):2806-2807.
[4] 崔悦峰.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分析[J].今日健康,2014,13(11):55.
[5] 吴登东.平片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76-77.
R656.2
B
2095-7629-(2017)20-0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