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方法研究

2017-12-29 01:17:09周雅翠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数码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公共课程序设计基础

周雅翠 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本科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方法研究

周雅翠 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通过分析吉林建筑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提出本科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应根据专业需求不同,制定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在选用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与模式、实践教学改革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非计算机专业 本科高校 计算机公共课

计算机公共课作为大学教育体系之一,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前,在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个别教学内容与需求不一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我校的实际,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1 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发达国家,计算机教育起步早、普及范围广,很多学生在初等教育阶段就已经掌握充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程序设计思想;在高等院校已不再设置《计算机文化基础》等相关课程,学生在进入高等院校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更高起点的专项领域课程加以深入学习。

国内,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采用分阶段、分层次教学模式。以本校为例,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学计算机基础,下学期学习程序设计。随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的下移,过去的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到今天的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有的教学环境。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侧重于语法,忽略了程序设计思维的培养,制约了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分析吉林建筑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研究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各个专业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关的课程教学大纲,在选用教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与模式、实践教学改革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有利建议。

2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滞后

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得到补充,不利于学生掌握更新,更前言的知识。

2.2 高层次教学师资队伍短缺

教师教学工作繁忙,没有实时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方法提升,而且教师梯队欠合理,职称结构不合理,缺乏高职称高学历教师。

2.3 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

在理论教学上,采用投影仪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不能实现边讲边练边指导,学生的问题不能随时得到解决;实践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缺乏,对每个教学内容的每个任务驱动得不具体,影响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没有尝试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3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及改革策略

3.1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计算机公共课是为高校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适应学科融合、知识结构合理的课程。因此,结合本校多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研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以实践环节带动整个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2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3.2.1 根据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实行分层次教学

根据教育部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考虑专业差异,根据专业的特点,开设与相关专业密切联系的计算机应用课程。

3.2.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教学中应以实验课为重点,注重培养自学能力。教学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和完成实践课。实验操作课内容要明确具体,同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3.2.3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采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学生上机操作”模式,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模式。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学作品或案例,使教与学都有目的性。

3.2.4 建立新型考核、评价制度,搭建计算机基础在线训练与考试平台

强调实践性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的主要特点。传统的纸质试卷考试存在着很多弊端,在课程考核方式上改革考试方式,推行无纸化考试是必然趋势。

3.2.5 建立网络学习课程中心

以我校现有的建大社区为例,加强网络课程的扩展性学习,增强互动学习的多元性和灵动性,同时,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多样性提供了便利,有效的增添了学生的兴趣。

4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必然不断翻新,本文以吉林建筑大学为例,结合高校实际,探索了如何在教学组织,教学对象、教学模式和方法及成绩认定等方面进行改革,并结合本校的相关改革工作做出了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1]韩德强.计算机硬件系统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与实践[D].北京: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2]雷鸿,吴慧婷.浅谈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改革与创新日.成功(教育),2011,(7)

周雅翠,1962—,女,吉林省长春市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公共课教法研究。

猜你喜欢
公共课程序设计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56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电子制作(2019年9期)2019-05-30 09:42:04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7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