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英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特殊教育中的生活与语文课程也对改革有着相应的需求,从而就此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教学改革策略,进而为特殊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特殊学校也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发展。
关键词:特殊学校;生活与语文;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的涌现,特殊教育的相关课程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改革需求。虽特殊学校学生主要由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和脑瘫儿童构成,但具体的构成方式较为复杂,既有单纯的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也有智力障碍兼有自闭症或脑瘫的多重障碍儿童。因此,在特殊学校生活与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予以充分考虑,再结合该门课程的相关特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教学内容要以生活为核心
特殊学校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显得极为缺乏,同时对客观事物的感性经验也显得极为缺乏,故智力障碍或多重障碍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语言缺陷、行为异常等问题出现,对教学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特殊学校的教师而言,其不管是站在为学生日后生活能更为顺利的立场上,还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习惯,都希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获得知识,所以难免会将一些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的内容带到课堂之上,并采用了不太恰当的自身传授模式,导致出现“教师难教学,学生难学习”的相关问题。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回过头来看一看,对特殊学校中生活与语文课程的相关设置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其教学的目的并不主要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来满足一些基本的生活需要,生活与语文课程的关键的关键在于“生活”,而“语文”则只是指出了学生在生活中所要掌握知识的具体属性。
因此,在特殊学校的教学中,生活与语文课程要以生活为核心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使学生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皆与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去进行听和说,再通过不断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读和写。另外,由于智力障碍学生语言特点的相关原因,教师只需对生活与语文课程教学中“听、说、读、写”的“听和说”进行重点把握,让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强化,本着补偿学生缺陷和增强学生生活能力的目的来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和语文课程的教学培养起基本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以便能够逐渐做到让学生自理生活或自理部分生活,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基础,这才是特殊学校生活与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
二、教学目标要尽可能的多元化
目前,特殊学校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即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就集體教学而言,其主要强调的是具体教学的“统一性”,即要将教学的对象、时间、内容、方法、评价方式、进度等保持统一。可以清楚知道的是,这种方法面对智力正常的学生或许勉强可行,但对于特殊学校有智力障碍的学生而言却是不可行,这样的教学既无法满足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也达不到因材施教的相关教学目标。因此,对于特殊学校学生智力障碍的事实而言,生活与语文课程教学需对学生的异质性和学习需求的多元性进行充分考虑,教师在具体教学目标的制定中需保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以便让学科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具体能力提高之上,从而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取到生活的相关基础技能和知识,这才是特殊学校生活与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
例如,教师在生活与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可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别,分组的依据是学生的智力障碍程度的高低,分别为:中度智力障碍的学生为A组;重度智力障碍的学生为B组;多重障碍的学生为C组,随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以“蔬菜的认识”为例:A组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认识常见蔬菜,叫出并写出蔬菜的名字,能看图说出绝大多数蔬菜的特征、味道、吃法,会用简单的句子来对蔬菜进行描述,会将向他人进行蔬菜的介绍;B组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图片来说出蔬菜的名称,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书写蔬菜的名字,知道对现实生活中的常见蔬菜进行简单辨别;C组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看图说出蔬菜名及较为完整的句子。
三、教学设计需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对于特殊学校的教学活动开展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能够突出学生的基本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可是,目前就特殊学校生活与语文课程的教学而言,部分教师没有对生活实际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没有把握好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教学设计,生活与语文课程的教学并未对学生起到太大的作用;还有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教学的细节,反而使教学难以取得成效,既未能有效的体现教学中的关键重点,又没有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因此,在对生活与语文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特殊学校的教师需把握好生活实际的联系问题,以便在课前就先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所存在的事物中获取到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学习效果的进一步增强成为可能,这才是特殊学校生活与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认识各种水果的时候,不是直接切入到教学中就可以的,而是要在课前通过家长问卷或访谈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弄清楚全班每一位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水果,将这些水果的图片或事物带到课堂之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成功的调动起来,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活跃起来了。
目前,特殊学校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需逐渐保持一致,教师要把握好“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指导理念,并全面实现以生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让教学目标能够尽可能的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令教学设计能与生活实际进行不断地联系,从而实现生活与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进而为智力障碍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这样特殊学校生活与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才能称之为成功。
参考文献:
[1]杨琴.返璞归真走向生活——培智学校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0(12):29-31.
[2]魏婷婷.“生活化”,还是“语文化”?——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4):87-88.
[3]苏慧,雷江华.培智学校校本语文教材开发生活化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