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017-12-16 14:58:32黄佳文
魅力中国 2017年48期
关键词:体会初中体育有效性

黄佳文

摘 要:体育是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学科组成,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不管是哪一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该课程中轻实质重形式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无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文章結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影响;有效性;体会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的体育教学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比如教师的观念、教学的质量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永恒追求的目标,因为有效教学是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最佳保证。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教师做无用功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就是无法真正去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那么要做好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学生在每个年龄段的认知、心理及身体等状态都是不同的,新课改以来,初中体育教师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基于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初中体育有效教学受到影响,导致体育教学整体效果难以提高,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

教学目标是体育课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南和依据,教学目标制定得越具体,越精确,就越具有可操作性。目标不能定得太高,让学生有望而生畏的感觉,失去了挑战的勇气;也不能定得太低,不经过努力就能实现,那样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般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最好。准确的目标可以很明确地指导老师和学生朝目标方向努力,课堂教学效率就高。相反,体育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如果模糊不清,用词抽象,具体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没有说清楚,教学就会失去方向,课堂教学效率就无从谈起。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不恰当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法得当,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法不当,往往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一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教学对象的年龄、身体素质和能力、教学场地和设施等基本因素。、

(三)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是否透彻

体育课堂教学以教材为直接依据,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决定教学的有效程度。对教材理解透彻,就能合理地对体育运动技术进行分解和解析,教学的步骤也就清晰。就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技能的力学结构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特别是技能的教学中就能使用高效率的辅助练习和保护措施,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技能。

二、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措施

有效教学,指教师以体育教学活动规律为标准,争取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满足学生体育价值需求。如今,在教学改革的影响下,初中体育教学得到重视,但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初中体育教学有效率并不高。在此,笔者将结合实际经验,提出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几点措施。

(一)转变教学模式

课改前,初中体育教学强调的重点在于运动技能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过分追求技术动作,与竞技体育存在诸多相似点。但是,就初中体育而言,主要任务是强健学生体质,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并非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以往初中体育教学中,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核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师生间缺乏交流和沟通,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篮球教学中,面对“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按拍球的部位有无差异”这一问题,可在学习原地运球后,体育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提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要求学生间相互交流、讨论,并总结答案。通过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印象,锻炼学生思维,而且有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另外,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以引导者的身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合理设置学习目标

在此谈及的目标,不仅包括课堂学习目标,而且包括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等。目标,对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以学生身体素质、学习悟性以及认知程度等为依据。就目前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学习目标普遍存在含糊其辞、笼统、运动负荷不够、练习密度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学习目标,好比“方向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此作为指标,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初中体育的特点为出发点,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合理设置学习目标,确保达到教学目的。例如,篮球教学中,第一课时, 体育教师主要介绍篮球的基本性能、运动术语(如卡位、扣篮、盖帽、补位、补篮等);第二课时,重点在于运球练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运球方法;第三课时,重点为投篮,学习目标应设置为熟练掌握投篮的技巧、动作要领等。

(三)丰富教学形式

初中体育教学,体育课形式较单一,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初中体育有效教学难以落实。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坚持“寓教于乐”的基本原则,而“乐”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趣味”,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寻找快乐。例如,足球带球突破练习中,体育教师设置不同的障碍,让学生在障碍场地中进行练习,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带球突破的技巧,达到教学的目的。室内理论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得学生直观感受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初中体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手段。因此,为实现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目标,体育教师应在深入理解体育课堂教学内涵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重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转变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以学生实际水平,合理设置学习目标,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反思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为高中体育学习奠定基础,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建勇.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和思考[J].考试周刊,2016(17):106.

[2] 马英.初中体育利用游戏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和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7):75.

[3] 刘建.对中学体育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3(2):105.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会初中体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43:07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36:27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2:42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59:32
戏曲表演艺术给予我的启示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8:08
京剧舞美创作中形式感的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7:05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