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新
[摘 要]对煤矿安全管理的通风,不仅关系到整个矿井的生产和安全,同时,还可以起到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有效清理,试图找出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降低风险,提高人员和设备安全。安全是效益,生命高于一切,煤矿安全管理,通风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和专业的工作,渗透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整个煤矿,只要有生产,就应配备相应的通风安全管理措施。文中对煤矿井下通风设备的安全与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煤矿;井下;通风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4-0080-01
1 导言
所谓“一通三防”,“通”指的是对矿井的通风,“防”指的是对于火灾的预防、对于瓦斯爆炸的预防以及对于灰尘的预防。井下通风是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因素。特别对于煤矿来说,通风设备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更是保障井下人机作业环境安全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煤炭行业的发展,煤炭资源的开采深度与难度也在增加,这对井下通风设备的运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煤矿井下通风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2 煤矿井下通风设备对生产的重要性
对于地下煤炭资源的开采而言,生产作业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灰尘及有害气体,同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高温地热亦会成为工作常见灾害之一。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恶化工作环境的同时亦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井下通风设备对于整个矿井就像人体的肺部一样重要,时刻保障着井下施工环境的安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难免伴随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灰尘排出,使得井下作业环境恶劣,严重损害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深部开挖,机械化程度高,矿山机电设备所散发出来的热量也给井下作业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为了给井下作业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矿井通风设备必不可少,主要作用是改善井下作业环境,排除井下有害气体,输送新鲜空气,有效调节井下温度、湿度等,在发生矿井事故时又能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撤离争取时间。矿井的“肺部”功能主要体现为:能够提供给井下作业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和风量;能够很好地稀释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气等;能够提供稀释有害气体所需要的风量;能够有效降低机电设备房以及其他硐室的温度。
3 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
3.1 煤矿井下的通风设计
在矿井的安全生产方面,煤矿通风的设计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要想保证施工的环境安全,需要设置良好通风系统,同时保证日常采矿的过程中,井下通风的设备保持稳定与高效运行的状态。在设计煤矿的通风系统时,关键部分就是设计通风巷道,尽可能扩大通风巷道的横截面,确保充足通风量,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另外,要优化通风巷道线路的设计,防止出现线路交错与重复的情况;同时要实时检查巷道的状态,一些有倒风与漏风情况的巷道要及时替换或者维修。
3.2 人为方面的因素
就煤矿企业而言,确保其根本的正常运行是员工的共同努力,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生产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良性循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主要因素是人的管理,即矿工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煤矿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选择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矿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对矿工进行安全培训,不断提高矿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特别是对作业的通风和安全,应作为专业素质的基本培训。通风是煤矿的重要工作,工作具有全面、系统的管理特点,轻微的疏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有专人负责通风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素养、应变能力、安全意识、技能和思想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通风和安全管理的目标。
3.3 煤矿井下通风的设备
导致煤矿井下通风的设备设计不合理的因素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没有选择合理的通风设备;其二,没有设置合理的通风设备。部分煤矿企业为了减少施工的成本,在采购通风设备时,没有严格按照质量要求来采购,一味地追求价格低廉,导致通风设备的质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另外,一些已安装的设备,企业没有及时进行维护,致使设备不能发挥通风的作用。加之,一些设备没有放置于合理的位置,导致通风设备存在错误连接情况,这样不仅无法有效通风,而且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4 煤矿通风安全隐患的应对管理
通风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在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严谨的管理与良好的养护,可以使设备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降低设备故障率。
4.1 熟悉客观环境,根据客观环境设计通风系统
熟悉当地环境是保证矿井通风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有效地降低矿井通风与安全隐患,必须熟悉和掌握当地环境,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合理的通风设备,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矿井通风充足。
4.2 通风设备日常养护
4.2.1 加强主电动机的清洁
在通风设备的日常运行中,一定要注意对设备电动机的清洁工作,尽可能避免灰尘、油污等杂质进入电动机内。一旦有杂物侵入,应及时使用0.1~0.2MPa的压缩空气来清洁。注重电机运行时的温度检测。若环境温度不高于30℃,应确保电机铁芯与绕组满足A级绝缘不高于60℃,B级绝缘不高于70℃的标准,并安排专人定时对电机温度进行测算与记录。
4.2.2 加强对轴承的养护
轴承的温度、油位等需要定时检测,以确保油位始终处于油标之上,油环不存在摇摆或卡死现象。定期更换轴承内的油液,并在更换之前对轴承进行全面清洗。
4.2.3 油环表层应保持清洁,避免运行时产生火花
定期检测电刷运行状态,一旦出现磨损应当及时更换。电刷压力要符合工作标准,即同一个刷架上压力值不得超出12%。定期在通电状态下检测高压开关柜运行情况。确保螺栓齐全,外表完好无损。保证各个套管的完好,无漏电現象。定期校正开关柜上的仪表,检查信号装置和指示灯是否正常。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对通风设备外部进行清洗,但要注意在确保旋转部分停止运转之后再进行清洁。定期检查通风机联轴器、通风叶片等部位的螺栓,确保不存在松动现象,并定期组织人员对通风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正常运转时应该是没有噪声和异味的。定期为轴承进行润滑。及时给轴承加油,保证在要求的油位上工作,润滑过程不能有漏油现象。油泵应该正常运行,油泵电动机的温度不能过高,不能有噪音。对于滑动轴承,工作2000h,但是必须要防止不同型号的润滑油混合使用。
4.3 定期优化通风系统
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作业环境时刻变化,对于矿山通风设备的要求极高,必须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实时掌握通风系统现状,定期进行分析与评估。对于不合理或出现问题的地方拟定优化方案,并加以改造。
5 结束语
总之,要想煤矿企业不断发展,势必要有井下安全的通风设施设备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加强管理人员安全方面的意识,应用科学管理手段实行通风管理计划,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煤矿井下的安全与工作人员自身安全、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关系,只有保证煤矿井下的工作安全性,降低管理设施损耗,保证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福刚,刘学成.煤矿通风设备的故障分析及处理[J].机械,2015,S1:100-102.
[2]李殷.煤矿通风安全的管理探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3:81-83.endprint
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