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思
“虹影卧澄波,登高供远瞻。” 京杭大运河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段,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长虹桥横卧其上,虽历经时光,依然气势恢弘。坚固的条石用料,独特的建造原理,精心的修缮维护,奠定了这座巨型三孔石拱桥最坚实的根基。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乡镇人大,是我国人大制度的根基,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和人大代表作用,才能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棵树成长为参天大树。
2015年11月,秀洲区王江泾镇被嘉兴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镇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秀洲区人大抓住规范化建设这个关键点,在王江泾镇开启了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的全新探索。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提升,规范化建设让王江泾镇人大工作根基坚固,打造了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的样板。
一次变两次,开好高质量人代会
2016年8月17日,王江泾镇人大代表周福坤早早从家里出发,赶赴12公里外的王江泾镇政府,参加该镇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尽管距离开会还有半小时,周福坤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这是王江泾镇第一次在年中召开人代会,很让人期待!”
自启动基层人大规范化建设试点以来,如何规范镇人代会召开是其中重要内容。为了规范和保障镇人代会依法行使职权,提高议事质量和效率,王江泾镇专门制定了鎮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明确每年增开一次镇人代会,即分别于每年年初、年中召开镇人代会。除了增加会议次数,王江泾镇更是对两次会议的议程和日程、会议审查的事项和内容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会议高质量。
“每次人代会不少于3个半天,有选举事项时不少于两天。”王江泾镇人大主席季翔表示,除了对会议时间做出规定外,为提高代表审议质量,要求提交会议审议的各项报告提前发到代表手中,为代表知情知政,提出议案建议打好基础。
“同时,我们要求确保代表在大会期间的审议时间累计不少于3个小时。”秀洲区人大代表与选举任免工委主任郭元春表示,确保代表有充分的讨论时间,紧扣审议议题,鼓励每位代表都发言,让会议真正取得实效。
“会议的内容也有了改变,增加了更多实质性内容。”季翔指出,丰富的会议内容是开好会的另一大抓手。
翻开年中人代会的资料手册,便能看到上年度财政决算情况报告也在其中。过去,上一年度的财政决算都是在年初人代会上审议的,那时决算还未充分完成,难免会存在数据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
“这样能使财政监督更加充分。”季翔表示,这也是镇人大对财政预决算监督从程序性了解到实质性介入跨出的一小步。为了避免财政监督因数据不准确、不严谨,报告过于专业等因素流于形式,镇人大主席团专门设立财政经济组,组成人员一般不少于5人,包括人大主席团成员、人大代表,其中至少1名专业人员。
“人代会召开10日前,政府向人大主席团提交本年度预算草案、上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材料,由财政经济组成员进行预审,政府部门到场回答询问。”季翔说。
同时,票决民生实事、听取和审查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情况报告等,也是年初、年中人代会的重要议程,从而使镇人代会内容更加充实。
票箱出民主,激活重大事项决定权
2017年1月18日,王江泾镇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96名镇人大代表投下庄严的一票,差额票选出了9个2017年民生实事项目。这是该镇第二次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
“以前由政府部门说了算的事,如今来了180度的大转弯。”季翔表示,民生实事项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由代表票决,真正实现了由民作主,也让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有了落脚点。
代表票决不是终点,而是持续跟踪监督的开端。人代会后,镇人大及时制定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计划,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分工都一一明确。
“满意度为好的,9票,占25%;较好,16票,占44.5%;一般,11票,占30.5%”;差,0票……”2016年8月,镇人大代表在现场视察、听取汇报后,就东方路(二期)工程中期建设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这是该镇2016年人代会上票决出的一个民生实事项目。 “还应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测评结束,代表们还积极建言献策。
“镇人大在项目启动期、建设中期、竣工期等关键节点,组织全体人大代表通过视察、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开展跟踪监督。”季翔表示,每个代表小组还将定向跟踪项目,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视察活动。
同时,年初、年中人代会上分别听取、审查上年度和当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在今年的年中人代会上,更是选定了两个部门进行评议,要求其结合领办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报告,使民生实事项目监督链更加完整。
“政府重视了,我们监督也更有信心了。”镇人大代表、红联村党支部书记计兴荣是连任四届的老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的改变深有感触,“过去,政府说了算,难免有些一厢情愿。”如今,民意得到了重视,代表监督也更加有劲,“还能帮助政府解决一些问题,助推项目实施。”
4月7日,视察2016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运东新城平台开发建设项目时,代表就发现由于存在3家拆迁困难户,导致项目推进缓慢,相关部门也很为难。
“这是小城市培育核心区建设的一个基础平台,十分重要。”当时,代表们就跟这几家农户现场说法,认真解释平台建设的意义,“有几位代表还特意去跟农户的子女进行沟通。”最终,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计兴荣表示,政府重视,人大支持,项目落地,百姓满意,代表履职也更有动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履职常态化,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前几天拿到了莲藕产业保险方案的讨论稿,终于看到点眉目了。”镇人大代表、洪典村党支部书记夏黎萍脸上笑盈盈的,看到自己极力推动的事情终于有了新进展,心总算宽了一些。
王江泾镇地势低洼,十分适合种植莲藕,但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莲藕价格不稳定问题成了百姓的心病。“莲藕不像水稻,有保险,收入有保障。既然它是群众关心的问题,那我就要提,还要想办法让它落地。”夏黎萍感慨,规范化建设以来,代表与百姓的联系渠道更加畅通,百姓也更愿意找代表反映问题,那代表就更应该尽心尽力,不能辜负了百姓的信任。endprint
据悉,王江泾镇设立一个代表联络站,分片设立5个代表小组联络室,41个村(社区)全部设立联络室接待选民工作岗,通过群众进站和代表走访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增进代表与群众的双向互动。“我们更新了联络站的布置,重要工作制度上墙;发放了记录本,做到各项工作有台账记录,有影像资料。”王江泾镇人大办主任杨利平表示,规范化建设后,百姓更加愿意走进联络站反映问题。2016年,联络站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12次,接待选民54人次,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3件,办结13件。
“目前代表意见建议已全部办理,回复完毕……人大代表建议中所反映的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26件;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10件;因客观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需以后解决的3件……”8月14日年中人代会上,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向代表们作了上年度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的说明。
“过去的答复都是单线的,现在不仅能知道自己建议的办理情况,还能了解其他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情况,哪些办理好了,哪些没办好,一目了然。”代表们对这个做法纷纷点赞。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闭路变回路。“代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说明上会之后,既有利于增强职能部门的办理意识,也对代表意见建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季翔表示。
为切实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镇人大健全和完善了代表学习培训机制,以宪法和法律法规、人大制度理论、代表履职知识为重点内容,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学习考察等形式,加强对镇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的培训。同时,加强对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的指导,引导代表围绕本区域党委工作重点、政府工作难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有一定质量的议案和建议。另外,建立人大代表履职档案,全面记录代表履职行为,作为年末考核评优的依据,并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
行权制度化,力促规范化落地开花
如何让规范化试点内容落地?制度先行,成为秀洲区人大常委会与王江泾镇人大破题的思路。
《王江泾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度》《王江泾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制度》《王江泾镇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監督实施办法》……翻开《王江泾镇人大工作制度汇编》,各项制度清晰在册,涉及人大工作方方面面,为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这是通过学习考察,立足王江泾镇实际制定的。”季翔表示,根据实践效果,今年又对原来的20项制度进行了优化,删去重复、交叉及操作性差的内容,精简为18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镇人大系列工作制度,“目前已发放给代表,人手一册,鼓励他们经常学习。”
制度建设开启了王江泾镇人大规范化建设试点的进程,也让王江泾镇的经验固化为“样板”。2016年4月,秀洲区委组织召开了全区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会,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举措、补齐短板,在全区各镇、街道全面推进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王江泾样板”正发挥着辐射作用,开启了秀洲区基层人大建设崭新的一页。
“目前,各镇配备人大主席1名,副主席2名,确保一名专职副主席;各镇、街道设立人大办公室,配备专职办公室主任1名……”郭元春介绍,镇(街道)人大基本实现了会议召开规范、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规范、监督工作规范、代表履职规范和平台建设规范。今年7月,区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镇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中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有可操作性的意见。
“根据市人大部署,我们计划2018年进行标准化建设,2019年进行信息化建设。”郭元春表示,秀洲区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止,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让基层人大工作在秀洲区生根开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