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静 ,靳 瑾
(1.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海南 东方 57260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广东 广州 510515)
联用宫腔镜吸宫术和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效果分析
崔 静1,靳 瑾2
(1.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海南 东方 57260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广东 广州 510515)
目的:分析联用宫腔镜吸宫术和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子宫切口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吸宫组和吸宫-缝合组(26例/组)。为吸宫组产妇采用宫腔镜吸宫术进行治疗,为吸宫-缝合组产妇联用宫腔镜吸宫术和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血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吸宫-缝合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吸宫组产妇,其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吸宫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血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宫腔镜吸宫术和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
腹腔镜;子宫切口妊娠;加压缝合术;吸宫术
子宫切口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异位妊娠[1]。子宫切口妊娠产妇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子宫大出血、破裂等并发症,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在本次研究中,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联用宫腔镜吸宫术和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对52例子宫切口妊娠产妇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病情符合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标准。2)本人及其家属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合并有凝血功能不全。2)术前体温大于37.4℃。3)对缩宫素过敏。4)不愿意配合治疗。
抽选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子宫切口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吸宫组和吸宫-缝合组(26例/组)。吸宫组产妇的年龄为25~32岁,平均年龄(30.12±1.12)岁。吸宫-缝合组产妇的年龄为24~31岁,平均年龄(29.12±1.23)岁。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了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为吸宫组产妇采用宫腔镜吸宫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1)对产妇进行全身麻醉,协助其取膀胱截石位。2)对产妇的外阴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使用扩张器扩开其宫颈口,在其宫腔内放置负压吸引管。3)在宫腔镜的引导下,采用止血钳夹住子宫动脉的两端,然后使用负压吸引管将孕囊吸除。4)使用可吸收缝线对子宫肌层进行缝合。5)在术后,将40 U的缩宫素混入100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对产妇进行静脉滴注。为吸宫-缝合组产妇联用宫腔镜吸宫术和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进行治疗。进行宫腔镜吸宫术的方法与吸宫组相同。完成宫腔镜吸宫术后,在腹腔镜的引导下,于子宫切口下端下方约1 cm处进针,穿透子宫前后壁后将缝针从子宫后壁拔出,剪去缝针。采用相同的方法于子宫左右侧再缝合1针,然后分别于子宫底中三分之一段与左三分之一段的交界处、子宫底中三分之一段与右三分之一段的交界处将缝线用力拉紧并打结。
观察两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血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吸宫-缝合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吸宫组产妇,其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吸宫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各项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s )
表1 两组产妇各项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s )
吸宫-缝合组 吸宫组 t值 P值术中的出血量(ml) 69.12±29.10 207.91±16.51 26.562 0.000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h) 15.31±3.62 18.64±2.91 2.302 0.024住院的时间(d) 7.91±1.20 9.12±1.60 3.874 0.000血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d)25.51±3.62 26.61±3.51 1.397 0.166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d) 33.30±4.20 34.12±5.11 0.794 0.429
子宫切口妊娠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高,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2]。有研究指出,子宫切口妊娠的发生与两次妊娠相隔的时间较短、剖宫产切口愈合的效果较差等因素有关。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是一种新兴的手术方法。该手术的治疗原理是通过机械性纵向压迫子宫的方式减少子宫的出血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在对子宫切口妊娠产妇进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认为,在实施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若产妇存在子宫或肠管粘连的情况,应剥离其粘连部位。在此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轻柔,以防止损伤产妇的膀胱或肠管。2)在进行缝合时,应尽量将穿刺针扳直,以免穿刺针不能穿透子宫后壁。3)进针部位应选在子宫切口下端附近,以便于压迫出血点。4)在对缝线进行打结时,应拉紧缝线,且打结点不能与宫角太近,以防止缝线滑脱[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吸宫-缝合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吸宫组产妇,其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吸宫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血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 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联用宫腔镜吸宫术和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实用性较高。
[1]聂小成. 腹腔镜下子宫加压缝合术在子宫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J].华西医学, 2016(6):1065-1068.
[2]李慧娟, 马莹. 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体会[J]. 吉林医学,2013, 34(35):7475-7476.
[3]黄惠娟, 陈滢, 李亮,等. 经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下行人流术治疗切口妊娠[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20):3113-3115.
R714
B
2095-7629-(2017)18-0099-02
崔静,女,1978年10月出生,海南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西医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