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2017-12-12 18:41:27尹向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4期
关键词:自动化电气工程智能化

尹向东

摘 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开始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自身的行业技术呈现智能化的特点,导致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气工程作为推动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发展尤为重要。我国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使得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也飞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相较于西方的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使得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引入了智能化技术,极大程度上弥补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上的缺陷,对于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的优势的分析,阐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给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技术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借鉴,进一步推动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4-0145-02

前言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使得人们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手段对现代社会的有利影响。各行各业也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之上引入科学技术的手段,期望自身的技术手段更加的智能化,促使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作为工业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引入智能化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研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的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优势

智能化技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提出,随着时代的进步,智能化技术也不断地进步,慢慢地涉及到各个领域,但是科学技术的前进是无止境的,因此智能化技术的进步空间也非常大,不能说现代的智能化技术就是非常完美的技术,人们对于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过。电气工程是社会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因此使得电气工程的数据信息日益暴增,电气工程的发展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在电气设备还是服务方式上都十分符合人们的需求,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实践发现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也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充满了实用性[1]。因此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被大力推广和应用。电气工程领域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方面主要是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从而提高电气工程的运作效率,减少巨大的工作量对工作人员的压力,使得电气工程行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智能化技术是对电气系统的一种技术创新,通过鲁棒性变化、反应的时间等实现对电气系统的调整与控制,以便于更加有效的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工作性能,保障自动化控制的顺利进行[2]。这就成分说明了智能化技术在任何方面都比传统的调整和控制技术有着很明显的优势。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使得电气系统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可以正常运行,对于电气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过程中要通过建立控制模型实现整个系统的完全操控。但是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技术,而在实际操控的时候无法预料的因素太多,因此在实际的运作中不能确保精确度,使得运作效果差强人意。但是智能化技术不需要构建控制模型,同时还能有效预测一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强化了控制系统的精密系数,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3]。智能化控制器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对电气工程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实时监控工程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保障电气工程系统在不停的运作。而且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运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对随时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修复,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智能化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对电气工程进行运程操作,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控制能力。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1 PLC技术

PLC的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4]。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电气工程领域中,PLC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机电控制器,因为PLC技术更能够满足电气工程的运作需求,在协调电力生产上存在绝对性的优势,从而提高了电力的生产效率。PLC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可以提高运作系统的稳定性,还能有效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行。PLC软继电器取代传统的实物元件,使得整个运作系统可以自动切换供电系统,而且还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PLC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现了有效控制的目标,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2 故障诊断技术

电气设备是影响整个电气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导致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智能化技术的可以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能够准确预判电气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及时调整和预测,从而保障系统能够不间断的运作[5]。在控制系统中,变压器是非常重要的电气设备,工作人员有针对性的对变压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从而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将变压器出现故障的情况的几率降到最低。在设备检查中合理利用智能化技术,使得工作人员在最快时间确定故障发生的地点和故障的影响范围,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排查工作的效率,同时,通过智能化技术还可以查到设备故障的原因,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尽可能避免故障原因再一次的出现,从根本上保障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制定合理的优化政策,而不是对设备进行直接的淘汰和更换,可以有效降低电气工程企业的投入成本,减轻了企业的投入压力。智能化技术对故障进行及时诊断和排查使得电气系统的运作安全性大幅度的提高,将系统出现巨大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因此说明智能化技术对电气工程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endprint

2.3 优化设计技术

为了保障电气工程能够虽然快速但是稳定的发展,因此就要电气设备进行优化。这就对设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不仅仅需要拥有海量的电气工程相关的知识理论,还需要具有非常成熟的设计经验,才能保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最具代表性的优化设计应用就是遗传算法应用,遗传算法本意是模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学机理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在电气系统中的遗传算法是指将多项功能集合到一个处理器上进行,虽然方便但是对于处理器的压力太大,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有效减轻了处理器的负担,同时通过远程监控功能对电气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以将监控信息进行共享,有效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实用性。设计技术的优化充分说明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融合是非常正确的选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电气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使得智能化技术被大力的推广,呈现一种双赢的局面。

3 结束语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在我国的电气工程领域,智能化技术是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中坚力量。通过对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使得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更加完善,使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管理质量显著提高。智能化技术还可以降低任务量,使得电气工程工作人员的的工作压力大幅度降低。同时智能化技术还能对电气工程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使得排查工作更简便的进行,而且还能对故障进行优化处理,企业不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直接的淘汰,使得电气工程企业的投入成本大幅度的降低,有利于电氣工程企业更好的发展,不仅仅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使得智能化技术拥有更宽广的发展平台。因此,智能化技术使得电气工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可能,对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希阳,高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7,05(12):163-164.

[2]崔浩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4(03):155.

[3]李克淦.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06(01):143.

[4]范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6(01):70-71.

[5]王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化工管理,2016,05(30):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动化电气工程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军事文摘(2022年19期)2022-10-18 02:41:14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5:52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22期)2020-01-14 03:16:40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供热站自动控制系统中PLC的应用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40:15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13:02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1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