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平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民医院齐家社区服务站, 山东 潍坊 261000)
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谢 平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民医院齐家社区服务站, 山东 潍坊 261000)
目的:探究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民医院齐家社区服务站收治的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甲组和护理乙组。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普通护理,在此基础上对护理乙组患者进行有针性的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抢救的用时、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护理乙组患者抢救的用时短于护理甲组患者,其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和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均高于护理甲组患者,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护理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缩短其抢救的时间,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急性酒精中毒;有针对性护理;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护理的依从性;不良事件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患者一次性摄入过量的酒精,使其中枢神经系统进入高度兴奋的状态(兴奋期)或由兴奋状态转为抑制状态(共济失调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此病患者可出现呕吐、吵闹、易激惹、易怒、感觉迟钝、步态蹒跚或精神萎靡、嗜睡、严重脱水、抽搐、休克等症状[1]。由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常会出现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或无法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情况,因此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的难度较大。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研究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民医院齐家社区服务站收治的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这60例患者均未合并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精神性疾病,其家属均签署了对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了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2]。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甲组和护理乙组。在护理甲组患者中,有男22例,女8例;其年龄为19~48岁,平均年龄为(32.18±4.63)岁;其从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0.51~5.56 h,平均时间为(2.85±0.61)h。他们中有病情处于兴奋期的患者10例,处于共济失调期的患者20例。在护理乙组患者中,有男患者21例,女患者9例;其年龄为20~49岁,平均年龄为(32.59±4.72)岁;其从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0.52~5.59 h,平均时间(2.92±0.58)h。他们中有病情处于兴奋期的患者11例,处于共济失调期的患者1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普通护理,方法包括监测其生命体征、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和清除其胃内容物等。在此基础上,对护理乙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包括:1)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立即配合医生对其进行血气分析与酒精浓度测定,以便明确其酒精中毒的程度。对于存在嗜睡或昏迷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对其进行脑CT检查,以了解其是否存在脑损伤。2)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期间,护理人员快速为其建立静脉通路,并根据其体质和病情,对其进行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必要时可给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护肝药进行治疗[3]。3)在患者检查结束后,护理人员立即对其进行催吐、洗胃等有针对性的处理,及时清除其胃内的有害物质,从而减轻其身体受到的损害。4)对于存在呕吐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清除其口腔、鼻腔内的呕吐物,必要时可对其进行吸痰处理,以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对于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护理人员可给其吸氧,以增加其脑组织的供氧量,减轻其脑神经受到的损害。5)对于病情处于兴奋期的患者,护理人员可按医嘱给其使用镇静药,以减轻其躁动的症状,同时要嘱咐其家属始终陪在其身边,并对其身体进行一定的固定或束缚,以免其发生跌倒或坠床等不良事件。对于病情处于共济失调期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其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并重点观察其呼吸道的通畅情况,防止其发生误吸[4]。6)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向其讲解过度饮酒的危害,同时指导其多吃香蕉、西瓜等水果,并适量饮用牛奶,以加快其身体对酒精的代谢。
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抢救的用时、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用我院自创的治疗依从性评分量表和护理依从性评分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和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评分和对护理依从性评分的分值均在0~100分之间。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和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的依从性呈正相关[5]。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甲组患者抢救的用时为(2.45±0.41)h。护理乙组患者抢救的用时为(3.23±0.34)h。护理乙组患者抢救的用时短于护理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护结束后,护理乙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和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均高于护理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评分和对护理依从性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评分和对护理依从性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 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护理甲组(n=30) 78.13±1.59 79.24±1.61护理乙组(n=30) 94.67±1.72 96.79±1.88 p值 <0.05 <0.05
护理乙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护理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n(%)]
急性酒精中毒是医院急诊科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经常过量饮酒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6]。急性酒精中毒具有病情进展快、对人体危害大、患者临床表现多和并发症多等特点。由于此病患者大多都存在情绪激动、烦躁、吵闹或嗜睡、休克等症状,因此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的难度较大[7]。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了普通护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显示,接受有针对性护理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其抢救的用时短于只接受普通护理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其对治疗依从性的评分和对护理依从性的评分均高于只接受普通护理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只接受普通护理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这与秦艳红[8]的研究结果相似。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缩短其抢救的时间,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罗源李.急性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急诊救治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37(20):2748.
[2]李素玲.急性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与综合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181-182.
[3]刘金茹,王阿静.预见性护理对急性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及心理状态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9):95-98.
[4]陈翠英.针对性护理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控制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6,9(2):93-94.
[5]谭丽萍,余玉美,赵珍喜,等.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8(23):3555-3557.
[6]金艳.整体护理用于急性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救治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7(5):223-224.
[7]黄小芳.护理干预在急性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135-1136.
[8]秦艳红.针对性护理对乙醇中毒患者临床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329-331.
R472
B
2095-7629-(2017)19-02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