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对症下药

2017-12-11 03:09:49吴风玲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引经据典坏毛病鲁国

◎ 吴风玲

教育孩子要对症下药

◎ 吴风玲

春秋时期,鲁国人公父文伯能成为大夫,不仅与他的家族执掌鲁国朝政有关,更与其母敬姜有关。

他还没有上学读书时,父亲就去世了,将儿子培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成了敬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业。所以,文伯上学后,敬姜不仅关心儿子的学习成绩,更关注他在行为上有没有什么偏差。

文伯就读的学府是鲁国的一所贵族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孩子们难免会互相攀比,把同学分成三六九等,而文伯自然就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慢慢养成了高调傲慢的坏毛病。

有一天,文伯的同学到家里来玩,敬姜觉察出了儿子和其同学关系的异样:文伯傲然地在前面走,同学们毕恭毕敬地跟在后面,其中一个同学居然像个跟班一样,手里捧着文伯的佩剑。他们跟随在文伯后面进退,不敢有一点儿逾越,简直就像下级陪同上级视察。文伯也自我感觉良好,陶醉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中无法自拔。

敬姜看在眼里,忧在心里,担心儿子长大后会有高人一等的不良习惯,于是等孩子们都散去,马上开始对儿子进行教育:“他们都是你的同学,你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怎么能对同学这样傲慢无礼呢?”她还拿往圣先贤做例子给儿子讲道理:当年周武王上朝回来都是自己脱鞋解袜,即便贵为天子,对生活小事也要亲力亲为;周公为了接待客人更是做到“一饭三吐脯,一沐三握发”。

敬姜一再叮嘱文伯要彻底改掉高调傲慢的坏毛病,对同学、朋友做到以礼相待,长大后才能真正获得大家的认可,成就一番事业。

母亲的话使文伯深受触动,他从此放下身段,以礼待人,这也使他有了真正以心相交的好朋友。

他长大后做了鲁国的大夫。可即使儿子身居高位,敬姜也没有放松对儿子的教育监督。

一次,文伯退朝后去看望母亲,看到母亲正在搓麻织布。见母亲这样忙碌,文伯既心疼又担心影响自己的名声仕途,于是责怪母亲:“母亲,您怎么还在织布呢?这会让周围人笑话我的,甚至会惹得执政大臣生气,让他以为我不孝顺您!”

显然在他眼里,劳动并不是什么美德。敬姜对儿子的话十分吃惊,随即是担心。于是,敬姜让文伯端坐在她面前,以劳逸为主题,引经据典,训诫他上自天子下到庶民都应辛苦劳作,否则就会忘了本,进而毁家败业。

她的谆谆教诲再一次给文伯敲响了警钟。文伯从此谨记母亲教诲,为官路上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

针对儿子的错误想法和做法,敬姜不是胡乱训斥一番,而是溯古比今,引经据典,及时对症下药,然后进行当面教育。

敬姜在子女教育方面给为人父母者树立了一根标杆,也给今天的教育者提供了一剂良药。

编 辑/羽 川

猜你喜欢
引经据典坏毛病鲁国
柳季与岑鼎
小读者之友(2019年6期)2019-09-10 08:12:47
爱说话的我
喜极而“弃”
喜剧世界(2017年17期)2017-12-05 06:35:49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孩子真有了说谎的坏毛病吗?
『好孩子』的坏毛病得治
恢宏博大 引经据典 史料丰富——高国藩先生《中国巫术通史》出版
西夏研究(2016年1期)2016-07-19 10:09:08
采他山之玉,彰华美之气
略论汉末曹魏时期范阳卢氏家族文章写作
那一天
中国青年(1991年1期)1991-09-27 03: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