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

2017-12-09 08:50:04薛红芳刘学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5期
关键词:癌肿邢台市彩色

薛红芳,刘学文

(1.邢台市中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1;2.邢台市清河县中心医院,河北 邢台 054800)

浅析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

薛红芳1,刘学文2

(1.邢台市中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1;2.邢台市清河县中心医院,河北 邢台 054800)

目的:探讨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邢台市中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3例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用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并分析其超声图像及患者的病理分型。结果:与用二维超声检查相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径>3 cm的癌肿相比,直径≤3 cm的癌肿其Ⅲ型血流的检出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超声;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致死率仅次于食管癌和胃癌[1]。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此病的主要手段。有研究指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其肿瘤内部及周围血流的图像,从而可通过血流频谱计算其血管内腔截面积和血流的流速[2]。为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笔者对邢台市中医院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邢台市中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43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被确诊患有原发性肝癌。这43例患者中有男23例,女20例;其年龄为41~73岁,平均年龄(58.64±5.71)岁;其中有21例患者有乙肝病史,有15例患者甲胎蛋白(AFP)的水平>200 μmol/L,有7例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这43例患者共有47处病灶,其中有12处病灶的直径≤3 cm,35处病灶的直径>3 cm。

1.2 检查方法

对这43例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对其进行常规的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其病灶的大小、位置、数目、内部形态、边缘回声、肝内胆管走向及管腔内的情况。2)使用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5~5.0 MHz)对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其病变区域的血流情况,并测量其血流阻力指数(RI)和最大血流速度(Vmax)[3]。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用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

用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为81.40%,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为95.35%。与用二维超声检查相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用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n(%)]

2.2 对二维超声图像表现的分析

经二维超声检查发现,这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灶肿块呈不规则形态,低回声较多,且组织结构致密。癌组织由排列密集的癌细胞组成,组织成分均匀,从中可见肝窦结构消失,但未发现大片坏死,细胞核密度较大。该组织的病理特点造成结节内构成的声学反射界面少,声特性阻抗差,回声低。但较大的病灶随肿瘤的生长呈现高回声和等回声,且在较强回声中呈现部分坏死液化的现象。详见表2。

表2 原发性肝癌的二维超声图像表现

2.3 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的分析

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液成像(CDFI)的结果显示,肿瘤周围呈现网状彩色血流信号或细条状搏动性血流信号,可见血流从肿瘤周围进入到肿瘤内部。肝动脉有明显的扩张,且血流量、血流速均有所增加。全部肿瘤呈现为回声增强,边界清晰,内部光点粗,且分布不均。详见表3。

表3 原发性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

2.4 不同大小癌肿血流分型的对比

经CDFI显示,与直径>3 cm的癌肿相比,直径≤3 cm的癌肿其Ⅲ型血流的检出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不同大小癌肿血流分型的对比[n(%)]

2.5 这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理分型

根据《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4]中关于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分型标准对这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病理分型,其中病理分型为块状型的患者有19例,为弥漫型的患者有14例,为结节型的患者有7例,为小癌型的患者有3例。对不同病理分型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进行分析发现:1)19例块状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体积呈不规则增大,部分患者肝脏外缘表现为局限性隆起,其中有11例患者呈巨块型隆起(隆起直径>10 cm)。由于患者癌肿的体积较大,难以显示其癌肿的边缘。进行CDFI的结果显示,患者的瘤内血管呈彩点状与树干状,其癌结节周围血流呈弧状。2)14例弥漫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肿呈锯齿状弥漫性增大(实质回声分布不均),且直径均<1.5 cm。患者的肝内血管变细,血流呈星点状,存在肝后回声衰减。3)7例结节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单发结节型原发性肝癌患者4例,多发结节型原发性肝癌患者3例。患者肿瘤的直径为3~5cm,有多个或单个椭圆形、圆形实性肿块。高回声型肿块较多,有部分肿块表现为低回声、等回声或高低不均匀回声。进行CDFI的结果显示,肿瘤内及周围血流呈点状或树枝状。4)3例小癌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块边界规则,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患者的肿块表现为高回声包膜环绕,且伴有侧方声影及后方增强效应。肿块内部多呈现为低回声,存在后方回声减弱。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致死率仅次于食管癌和胃癌。进行影像学检查是临床上诊断此病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价值,笔者对邢台市中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用二维超声检查相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直径>3 cm的癌肿相比,直径 ≤3 cm的癌肿其Ⅲ型血流的检出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此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肖汝涛.彩色多普勒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9):37.

[2]王壮, 顾世明. 原发性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34):74-75.

[3]蒋桂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 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14):2103-2105.

[4]丛文铭,步宏,陈杰,等.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241-246.

R735.7

B

2095-7629-(2017)15-0096-02

猜你喜欢
癌肿邢台市彩色
彩色的梦
小主人报(2022年24期)2023-01-24 16:49:29
彩色的线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有那样一抹彩色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8
彩色的风
忌口与否 请君斟酌
祝您健康(2000年1期)2000-12-28 03:05:52
一种特殊的癌肿
祝您健康(1988年5期)1988-12-30 06: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