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川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412007)
浅析汽车零件检具的有效性
张华川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 412007)
本文从检具设计方案的注意事项着手,分别从检具上产品的摆放角度,检具的定位原则,检具公差的设定合理性,检具结构设计的适用性及检具的标识及维护几个方面,阐述保证检具有效性的设计要点。以期最大程度从设计角度保证检具发挥监查不合格品的目的。
仿真度;包容原则;适用性
检具作为一种用来测量和评价零件尺寸质量的专用检验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中,汽车各部分零部件包含了钣金零件、塑胶零件等,数量繁多且形状复杂,其中的精度要求更是以“丝米”为控制单位。而多个零部件通过组合装配的方式,最终需要满足外观及功能的要求。若零件误差进行累积,最终或与设计意图背离,故而每个零部件的符合性就变得至关重要[1]。
关于零部件符合性的核查有多种方式,仅凭主观的臆断或是通过卡尺、卷尺等测量工具已越来越不能满足高精度、复杂曲面形状的匹配要求。检具的数据化,恒定性,快速易显性,使其越来越受青睐。使用检具对零件进行检测成为问题分析的重要手段[2]。
检具的有效性,应当是检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开发流程中,零部件检具的开发,是与零部件开发同步进行的,以产品三维数模和二维G&D图、零件图为主要依据,为了保证检具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方案的考量。
检具的座标系一般采用整车座标系。在设计检具之前,首先必须确定此部件在整个汽车中的装配位置,定位方法、固定方式,以及与周围相关部件的关系。检具方案中,设计产品的检测方向应按产品的装车角度摆放,最大程度地模拟实车装配情况,从而使测量结果真实地反映出产品装配在汽车上的实际情况。如果按产品的装车位置摆放而造成定位、装夹、测量等无法进行或不方便,可将产品进行旋转,旋转角度必须选择90°或180°。
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失效的检具方案有一种类型,便是由于检具上产品的摆放角度与实车的差异大,影响到对检具结果有效性的判断。设计受装配角度重力作用影响的产品检具,如果未将重力考虑到检具方案中,不能直接反应产品在汽车中装配的实际状态,那么得到的测量结果,往往与实车相去甚远,而检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检具的定位布局,是按照产品图纸给定的信息进行设计,综合考虑产品装车定位点和焊接定位点进行布置。检具的定位原则,是空间上限制一个产品六个自由度最基本的条件,在检具上根据产品的特性允许超过3-2-1原则的过定位,以保证产品定位的可靠性。
三个定位面是控制产品最大投影面方向,两个圆心的连线控制产品的上下方向跟旋转,四方位定位销(孔)控制产品的左右方向,依次即3-2-1。
一般把图纸上孔位公差在+0.2 mm以内的孔作为基准孔,一般基准孔为两个。销定位的设计采用独立原则,一般采用弹簧座锥形销结构,单件检具上,主定位销一般为锥插销,次定位销为圆柱插销。总成检具上,主定位销为固定式圆柱销,次定位销为固定式棱形销。
孔定位的设计采用定量配作法,所有定位孔均需加孔套。面定位的设计,要根据产品定位面的形状和结构特点进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辅助支撑以满足三坐标的测量需要。
对于以自由曲面为主的塑料产品,可直接从零件的数模中获取零件表面曲面特征曲线进行设计。应注意判断,该模型应以产品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为基准或检测参考面。充分考虑料厚及匹配因素,这对于检具型体的表面设计尤其重要。比如,检具设计中,对于顶棚与A、B、C柱的配合面设计,往往因为未考虑周全而产生失败的检具设计。此类有重合部分,产生搭接关系的案例中,因为未考虑料厚,而直接使用配合面进行检具设计,使得检具无法检测产品搭接的真实情况,致使检具失效。
检具的设计应采用“泰勒原则”,即包容原则。考虑所有的误差,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动配合的间隙,以及考虑温度的影响。通过尺寸链的计算,判断是属于尺寸增加间隙增加的增环,或是属于尺寸减少间隙增加的减环。产品不得超越而只能小于最大实体边界。
一般情况下,图纸中有规定的基准孔,位置精度不得超过±0.03 mm,没有明确规定的,位置精度±0.1 mm,定位销销径,孔径正尺寸0.05 mm。检测孔位置精度±0.15 mm,型面精度±0.15 mm,零面精度±0.10 mm,轮廓精度±0.15 mm,检测样板刀口精度±0.15 mm。
确认每一个检验机构设置的目的,综合考虑产品在实际批量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尺寸、生产工艺等原因,可能发生的问题点,进行检测机构的设计。比如,检测总体长度尺寸超过800 mm的中大型零件时,特别是注塑成型的产品,需要考虑批量生产时,可能发生拱起、翘曲变形问题,这时仅仅检测边轮廓边是不足矣反应零件的实际状态的。此时就需要分段设置型面检测块,以便有效监控零件变异点。
检具上形状面的检测分为要求精度较高的检查面、不要求精度的非检查面以及零接触面。检查面是有配合组合关系,或外观重要面以间隙检查,一般检具型体的表面与产品内表面保持5 mm间隙,小型零件可采用3 mm间隙。数控加工机床能按照所设计的型面数模加工出5 mm或3 mm的检测面。
用于螺母焊接,螺栓焊接或过孔的安装孔,采用柱形塞规检测。一般孔采用刻线的检测方式。检测直径小于等于10 mm的孔,刻线与孔径相同;检测直径大于10 mm的孔,刻线为双线,外线与孔径相同、内线与外线单边间隙3 mm。
为了增加被检测板件类产品的稳定性,以求得到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检查结果,使用板件夹持装置,可固定板件保定板件的安定性。夹持装置应尽可能的模拟焊点或螺栓紧固点的位置。夹紧方式最常用的有平推式夹紧和马蹄形压头夹紧。
平推式夹紧,包括夹钳及弹簧夹紧等方式,一般情况应尽量采用夹钳式夹紧。
马蹄形压头夹紧方式,夹头材质为铝(LY12),开口应大于6.5 mm,并注意夹钳臂不应超过RPS定位面的中心点,否则三坐标探头将会被夹钳臂挡住而影响测量。
检具的标识应明确、清晰,对定位面,支撑面,划线孔检测面、平整度检测面、目视孔检测面、塞规套管端面等均应在制作检具时,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并在检具使用说明书中标明。检测销应齐备,并标识清楚。检具存放区域的环境温度应在0~45℃之间,并定期进行复查,做好防尘防水保护。
从检具设计开始,应秉持有效性的原则,对结构方案的设计,定位点的选择保证有效性,适用性的。同时在检具制造完毕交付之前,须对其进行评价,并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确认其是否能充分体现测量装置的功能,得到检具监查产品不合格状态的有效性。
[1]孟晗.浅谈汽车冲压零件检具的设计及制造[J].科技风,2014,244(l0):80,83.
[2]张宪平.论汽车冲压件检具的设计思路及要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3(09):154-156.
U466文献标示码:A
张华川,本科,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