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丽
高校英美文学学科建设及教学改革初探
熊 丽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为提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将从高校英美文学学科建设入手,分析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方向。
英美文学 学科建设 教学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课程不断发生各种改革。高校英美文学作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从学科建设入手,阐述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学科建设作为我国高校教学建设的基础,直接决定这我国高校教学内容的主要发展方向。尽管有关“学科建设”理念至今尚未明确,但从学科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来看,学科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规划课程发展”、“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学科团队”、“优化教学环境”、“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中特开设英美文学课程,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通过学习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英语文学,充中体会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英语作品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内涵,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造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为此,加强高校英美文学学科建设应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入手。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活动的需求,为提升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教师应冲破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引导下,教师从灌输式教学转变成引导式教学,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将看、听、说、读、写、做、编、演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型英美文学学习体系。
其一,“看”。学生通过观看英美文学电影,深入体会,直观感知,从而领会属于英美文学作品独特的魅力。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从众多优秀的英美文学电影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影视作品,通过阅读使学生能够了解该作品所要彰显的文学内涵,明确语言特色,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其二,“听”。学生通过收听英美文学广播,提升学生听力理念和语言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较快的融入英美文学学习氛围。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选取易于学生接受的英美文学广播,保证学生在收听广播过程没有太大的语言障碍,否则将影响教学效果。
其三,“说”。学生通过观看英美文学电影、收听英美文学广播,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与认知能力,通过小组同学之间利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谈一谈自己的观后感和听后感,以此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总结能力、逻辑性思维能力。
其四,“读”。阅读英美经典著作,深入挖掘英美文学精髓。英美文学经典著作充分反映一个时期、一个流派英美文学的发展历程,学生通过阅读英美经典著作能够充分了解英美国家在某一个时期的发展情况,例如英美文学发展浪潮、思想改革、政策体系等,全面深入的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应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充阅读中体会到快乐,提升学生英美文学的审美能力。
其五,“写”。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同时,需要将优美的语言、独特的句子、重点语法用笔记录下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语言总结能力、探索能力、钻研能力等。除此之外,学生在观看英美文学电影、收听英美文学广播、阅读英美文学著作之后,通过撰写英美文学学习报告,即观后感、听后观、读后感,学生自学课题、筛选资料、撰写论文,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科研能力、写作能力,为学生后期发展奠定基础。
其六,“做”。学生结合已观看的英美文学电影、收听的英美文学广播、阅读的英美文学著作,动手制作英美文学作品,例如研究成果课件、报告、影视作品等。学生通过利用手边的科学技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功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
其七,“编”。学生通过以上步骤,一定具备一定英语语言基础,学生可以对一些技术性较为简单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改变,实施二次创作,通过自己的智慧,对英美文学进行重新阐释。在编剧过程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简单的引导下,准确做主英美文学著作特征,明确创作方向,并对其进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不断凸显原著的历史特征,还能够体系现代化思想内涵,从而拉近学生与英美文学历史著作的距离。
其八,“演”。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改变,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独特性,通过扮演英美文学戏剧或者是英美文学小说中的主人公,利用语言表演、动作表演、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表演中充分体会英美文学内涵,知晓英美文学著作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到高校课堂教学之中,有效扩展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充分为我国外语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平台,为英美文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扩充课堂信息的容纳量,营造具有较强冲击力的视觉效果,提升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生动性。从文学课堂教学角度来分析,运用信息技术不但将传统而狭小的文学教学氛围,转变成具有开阔性、时代性的教学氛围,有效开阔学生视野,氛围教学内容,展现文学价值。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过程,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知识体系,简明扼要的将知识重点展现出来,提升课件质量,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使用网络资源时,严厉杜绝照抄照搬行为,应充分从本班学生发展情况入手,将自己的知识体系与优秀的教学理论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新的教学体系,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原则,使每一学生均能从课堂学习中得到新的收获与成长。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正视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运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降低问题发生率,避免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依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发挥自主能动性,开阔思维,发挥自身创造力,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班级凝聚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的最大价值。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是从英美文学学科建设入手,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重点与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知识被动吸收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1]宋晓晴.新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河套学院学报,2013(03):42~45.
[2]孙坚,杨伟超.高校外语专业课程重构与教学改革——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J].当代教师教育,2016(03):51~55.
[3]李金云,胡元蕴.解构主义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04):141~144.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熊丽(1981-),女,汉族,湖南道县人,本科,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