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玲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评析
刘俊玲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评价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甲-米组和甲氨蝶呤组。为甲氨蝶呤组50例患者单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为甲-米组50例患者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甲-米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47例(占94.0%),为失败的患者有3例(占6.0%)。甲-米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0%。甲氨蝶呤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39例(占78.0%),为失败的患者有11例(占22.0%)。甲氨蝶呤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8.0%。与甲氨蝶呤组患者相比,甲-米组患者的治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氨蝶呤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0%。甲-米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失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甲氨蝶呤相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急腹症。根据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外位置的不同可将异位妊娠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等[1]。异位妊娠患者若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受精卵会在其子宫外不断发育长大,进而可导致其受精卵着床处的器官破裂,危及其生命安全[2]。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异位妊娠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存活率和生育能力保留率均明显升高。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为临床上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方法。相较于手术疗法,药物疗法主要适用于早期异位妊娠患者和有保留生育能力需求的此病患者。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均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药物[3-4]。为了探讨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笔者对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甲-米组和甲氨蝶呤组(50例/组)。甲氨蝶呤组患者的年龄为20~36岁,平均年龄(26.35±4.38)岁;其孕次为1~4次,平均孕次(1.86±0.56)次;其停经时间为34~68 d,平均停经时间(47.21±8.63)d。甲-米组患者的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27.45±5.46)岁;其孕次为1~4次,平均孕次(1.96±0.67)次;其停经时间为31~62 d,平均停经时间(44.62±9.55)d。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孕次、停经时间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病情符合《妇产科学》(第七版)中关于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且经彩超检查、尿妊娠试验被确诊患有异位妊娠。2)在停经后出现腹痛、下腹坠胀、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3)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水平高于正常值,但未超过2000 U/L。4)异位妊娠类型为输卵管妊娠。
1)存在阴道内大量出血的症状。2)有异位妊娠破裂史或流产史。3)患有严重的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4)患有血液系统疾病。5)对本研究所用的药物过敏。
为甲氨蝶呤组患者单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米非司酮的用法是:每天早、晚各口服50 mg,服药前后2 h内保持空腹,连续用药3 d。为甲-米组患者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甲氨蝶呤的用法是:使用50 mg/m2的甲氨蝶呤对患者进行单次肌内注射。米非司酮的用法与甲氨蝶呤组相同。治疗期间每3天对两组患者进行1次血β-hCG检查。若治疗后1周患者血β-hCG的水平下降<15%,应再次对其进行1次上述治疗。在治疗期间,告知患者多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禁止过性生活,以免其因腹压增加而发生异位妊娠破裂。嘱咐患者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避免同时服用可损伤肝肾功能的药物。治疗后1周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观察其异位妊娠包块大小的变化情况。治疗期间患者若出现腹痛加剧、阴道内大量出血等异位妊娠破裂的症状、血HCG的水平下降缓慢或上升等情况,应立即对其进行手术治疗。
治愈:患者的腹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失败:患者的腹痛症状加剧,甚至发生异位妊娠破裂。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定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甲-米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47例(占94.0%),为失败的患者有3例(占6.0%)。甲-米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4.0%。甲氨蝶呤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39例(占78.0%),为失败的患者有11例(占22.0%)。甲氨蝶呤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8.0%。与甲氨蝶呤组患者相比,甲-米组患者的治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甲氨蝶呤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0%。甲-米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失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异位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急腹症。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滋养细胞的增殖、破坏绒毛等方式促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5]。甲氨蝶呤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属于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此药可抑制二氢叶酸的生成,阻止细胞DNA的合成,从而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导致细胞凋亡。当胚胎细胞处于高速增殖期时,其对甲氨蝶呤极为敏感。米非司酮是一种孕激素拮抗剂,其靶器官是蜕膜。此药可与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相结合,抑制滋养细胞的增殖,从而可促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6]。为了探讨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笔者对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甲氨蝶呤组患者相比,甲-米组患者的治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郭佩勤[7]、杨红英[8]等的文献报道基本相符。可见,与单用甲氨蝶呤相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徐怀秀.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5):12-14.
[2] 周秀芬,徐运川.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5):591-592.
[3] 黄献清. 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6):133-135.
[4] 赖晓岚,陈燕辉,梁彤.异位妊娠保守治疗49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281-1282.
[5] 卢明玥,游存厚,班宁元. 异位妊娠治疗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2):175-177.
[6] 贺爱军.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 48 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8):633-635.
[7] 郭佩勤.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4):117-118.
[8] 杨红英, 曾凡清, 吴南顺, 等.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54 例[J]. 中国药业,2013,22(19):91-92.
R714
B
2095-7629-(2017)16-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