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探讨

2017-11-30 12:33:16苏海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西西药

朱 强,苏海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中医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中西医结合研究·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探讨

朱 强,苏海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中医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成西药组(n=40)和中西结合组(n=40)。为西药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为中西结合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1],约47%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DPN。DPN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感觉减退、肢体疼痛、麻木等。目前,临床上尚未研发出治疗DPN的特效药。有研究指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笔者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分成西药组(n=40)和中西结合组(n=40)。西药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其年龄在51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60.5±6.2)岁。中西结合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其年龄在50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61.7±6.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照均衡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2]

1)病情均符合WHO于1999年发布的《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中规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在入院时,均存在以下症状或体征:(1)具有多发性神经病变的体征和症状。(2)具有自主感觉减退及运动神经病变的体征和症状,例如肢体麻木、蚁走感、灼烧感、刺痛等。

1.3 治疗方法

为西药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1)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口服的降糖药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将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7.0mmol/L以下,将餐后2h血糖水平控制在10.0mmol/L以下)。2)将500μg的甲钴胺添加到250ml的NaCl溶液(浓度为0.9%)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应连续用药3周。在采用常规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中西结合组患者加用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的药物组成和使用方法如下:赤芍15g、地龙15g、当归15g、川芎15g、黄芪25g、红花10g、桃仁10g。如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为上肢,可在此方中添加桑枝20g。如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为下肢,可在此方中添加牛膝15g。将上述药物水煎后取汁300ml,每天服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应连续用药3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腱反射趋于正常。对患者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的结果显示,其SNCV(腓肠神经传导速度)、M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增加5m/s以上。2)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腱反射存在轻微的异常。对患者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的结果显示,其SNCV、MNCV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有所增加。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腱反射存在明显异常。对患者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的结果显示,其SNCV、MNCV均未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文中数据进行处理,用n或%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西药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12例(占30.0%),为有效的患者有10例(占40.0%),为无效的患者有12例(占30.0%)。西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28/40)。中西结合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19例(占47.5%),为有效的患者有18例(占45.0%),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7.5%)。中西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糖代谢紊乱。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指出,DPN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糖代谢紊乱、蛋白激酶C活性异常、缺乏神经生长因子等营养因子、缺乏γ-亚麻酸及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中医认为,DPN属于“痿症”“痹症”等范畴。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阴虚气少、血瘀气滞、经络受阻、四肢筋脉肌肉有失濡养和阴阳失衡引起的。甲钴胺属于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具有加快神经细胞内蛋白质、核酸及脂质的合成速度、修复受损的运动神经、促进轴突再生与髓鞘形成的作用。补阳还五汤中的黄芪具有降糖、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机体抗缺氧能力的作用,赤芍、桃仁、川芎及当归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机体微循环和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中西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邓红玲、张金红等人的研究结果[3]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任那,王冰梅,李崖雪,等.关节六经围刺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4,(4):322-324.

[2] 佟艳丽,苏秀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818-4819.

[5] 邓红玲,张金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2):76-78,94.

R587.2

B

2095-7629-(2017)7-0140-02

猜你喜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西西药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艺术品鉴(2020年3期)2020-07-25 01:53:40
开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课程的几点思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场地实战 现场点评 加强环境执法大练兵
《人民日报》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道的研究——以兵团60周年相关报道为例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党委宣传部参赛作品
新天地(2014年10期)2014-10-10 13:31:46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8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9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