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疗效分析

2017-11-30 12:33:12董卓林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7期
关键词:格瑞洛氯吡格雷

董卓林

(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山西 临汾 041000)

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疗效分析

董卓林

(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山西 临汾 041000)

目的:探讨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院收治的20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201例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其中氯吡格雷组有96例患者,替格瑞洛组有10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凝、降糖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氯吡格雷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为替格瑞洛组患者使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经过90天的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此病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症之一。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发生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发生继发性闭塞性血栓或血管痉挛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此病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UA/NSTEMI)[1]。临床上主要根据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理基础为其制定治疗方案。有研究表明,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的早期,根据其病情的评估结果使用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其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相关的研究表明,抗凝疗法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石”。替格瑞洛是一种选择性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此药可作用于P2Y12ADP受体,从而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此药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药物,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的高反应性、体内相关炎性因子的水平和发生出血的几率。与其他三类抗凝药相比,此药具有独特的药理特点。在2012 年11月替格瑞洛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在我国的临床上开始广泛应用[2]。替格瑞洛虽在国外的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中国人种群的作用,国内仍缺乏临床研究及循证医学方面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探讨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某院对收治的20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20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这201例患者的病情均被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在这201患者中,有男性105例,女性96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0±9.3)岁。按照用药的不同将这201例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其中氯吡格雷组有96例患者,替格瑞洛组有105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凝、降糖等基础治疗。具体的方法为:按照患者的病情,使用胰岛素、他汀类药物对其进行降糖、降脂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氯吡格雷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具体的方法为:让患者先在第一天口服300mg负荷量的氯吡格雷,再从第二天开始让其服用75mg的维持剂量,每天服1次。为替格瑞洛组患者使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具体的方法为:让患者先在第一天口服180mg负荷量的替格瑞洛,再从第二天开始让其服用90mg的维持剂量,每天服2次。同时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0.3g/次, 1次/d。对两组患者均进行90d的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90天的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冠状动脉中的斑块不断形成和加重、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均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础。冠状动脉中的斑块可引发患者动脉血栓的形成或血管痉挛,使其冠状动脉发生堵塞,从而导致其发生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蔡毅的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有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及血栓的形成均有多种致病因素的参与,其中炎性细胞和介质破坏粥样斑块脂质中纤维组织的完整性是导致斑块不稳定和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PCI等治疗方法的推广,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下降。抗血小板疗法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方法。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的常用药物。氯吡格雷是前体型药物。此药在通过人工酶的转化后会形成活性,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是,氯吡格雷与二磷酸腺苷结合后具有不可逆性,易产生药物之间的影响,会增加患者发生出血性疾病的风险。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P2Y12 受体拮抗剂,其前体物质可产生药物活性,不需转化即可增加药物的抗血小板活性,并可非竞争性地拮抗 ADP 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口服替格瑞洛吸收迅速,此药的中位tmax约为1.5小时。此药可直接可逆性地作用于P2Y12受体,其代谢产物为AR-C124910XX。此药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均具有活性,且药物的有效性不受肝脏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影响。相关的研究表明,长期使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可保护其心肌,改善其心脏功能,这与替格瑞洛能抑制其体内的炎性物质及炎性反应的效果较好有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相比,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抑制患者血小板的凝集,改善其心脏功能,降低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是,由于本实验的临床样本量少,对替格瑞洛的临床应用及更详尽的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行更多的科学试验。最新消息表明,替格瑞洛母公司正在研究替格瑞洛拮抗药物,不久将面世,这将进一步加大替格瑞洛的临床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 刘小熊,夏豪,张琰,等.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4(10):396-399.

[2] 张冬青,田凤军.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31(22):154-155.

[3] 蔡毅.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1(14):59-60.

R541

B

2095-7629-(2017)7-0109-02

董卓林,男,1975年2月出生,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2011年1月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疗专业,学历为本科,职称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科学

猜你喜欢
格瑞洛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替格瑞洛致呼吸困难分析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城市地理(2015年24期)2015-08-15 00:52:57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