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珮杰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综合内科,江苏 南通 226000)
对超高龄胃癌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夏珮杰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综合内科,江苏 南通 226000)
目的:对比分析对超高龄胃癌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某院收治的50例超高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与保守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保守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手术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2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手术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病情的缓解率高于保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手术组中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保守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V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组中手术未成功的患者相比,保守组患者 的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保守组患者相比,手术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QOL评分较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进行保守治疗相比,对超高龄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更有效地控制其病情,但更易使其发生并发症,而且可降低其生活质量。
高龄胃癌患者;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胃癌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主要是手术疗法[1]。此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超高龄(年龄>75岁)的胃癌患者其病情常较危重。对超高龄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虽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可使其出现较多的并发症[2,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影响其预后[3]。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超高龄胃癌患者(其年龄均>75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其进行治疗的理想方案,现报告如下。
本研究中的患者均为2012年1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超高龄胃癌患者,其年龄均>75岁。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35例,女性15例,其平均年龄为(75.80±6.87)岁。这些患者均经CT和超声检查被诊断患有胃癌,其病程平均为(2.34±1.3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反酸、食欲差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有呕吐、吐血、排黑便等症状。这些患者均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合并症,其合并症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其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有24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有10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有10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有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每组各25例患者。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保守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治疗方案如下:1)进行化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使用羟基喜树碱、氟尿嘧啶、顺铂、奥沙利铂等药物进行化疗。在为患者应用上述药物前为其静脉滴注西米替丁和盐酸格拉司琼,以减轻其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发生化疗并发症的情况。2)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为患者使用卡文及“全合一”营养液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为手术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案是:对其中10例患者进行远端胃癌根治术,对其中7例患者进行近端胃癌根治术,对其中5例患者进行胃癌姑息性手术,对其中3例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2个月后调查其临床疗效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根据WHO推荐的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将两组患者的疗效分为缓解与未缓解。采用QOL评分法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VAS评分法分析其发生疼痛的程度。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手术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病情的缓解率高于保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在手术组25例患者中,进行手术治疗成功的有15例,进行手术未成功的有10例(术中发现其癌灶的范围较大且已扩散,经综合考虑停止手术,在术中有2例患者直接死亡),其手术的成功率为60%。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手术组中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保守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组中手术未成功的患者相比,保守组患者的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中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保守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n(%)]
表2 手术未成功与保守组患者VAS评分的对比(±s)
表2 手术未成功与保守组患者VAS评分的对比(±s)
组别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手术未成功组(n=10)84.23±11.7685.12±10.82手术成功组(n=15)84.14±11.5278.90±7.54保守组(n=25)84.30±11.8279.88±7.55 P值>0.05 <0.05
与保守组患者相比,手术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QOL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QOL评分的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QOL评分的对比(±s,分)
组别治疗前QOL评分治疗后QOL评分手术组(n=25)15.02±7.1616.12±8.89保守组(n=25)15.21±7.1019.91±8.56 P值>0.05 <0.05
保守组中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的患者有5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0%。手术组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有12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保守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胃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与年轻男性相比,年轻女性胃癌的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年轻女性体内雌性激素的分泌异常有关。在老年人中,男性罹患胃癌的几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老年男性常有酗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胃癌患者在发病早期其临床表现常不显著,其病情在进入中晚期后可迅速恶化。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较差,在罹患胃癌后其病情较重。超高龄胃癌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均较高[4],其生活质量可显著降低[5]。近年来,如何有效地治疗超高龄胃癌、降低此类患者的死亡率是进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般来说,临床上在对超高龄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会先采取保守疗法,在其病情得到控制、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后再对其施行手术治疗,以增加其手术的成功率,改善其预后,降低其发生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手术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病情的缓解率高于保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手术组中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保守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组中手术未成功的患者相比,保守组患者的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保守组患者相比,手术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QOL评分较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进行保守治疗相比,对超高龄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更有效地控制其病情,但更易使其发生并发症,而且可降低其生活质量。临床医师应根据超高龄胃癌患者的病情及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以改善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1] 冯东亮.高龄胃癌病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中外医疗,2011,16:45-46.
[2] 宋青林,汪开保,程小菊.老年胃癌病理特征及临床治疗体会[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9):1800-1801.
[3] 高志慧.83例高龄胃癌患者手术近期并发症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133-134.
[4] 吴文辉,叶惠韶,汤友珍,等.胃溃疡患者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J].当代医学,2011,17(29):71-72.
[5] 董兵斌,徐阿曼.胃癌手术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2015,42(2):125-128.
R735.2
B
2095-7629-(2017)7-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