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月华
文学欣赏中关于诗歌欣赏教学方法的探讨
袁月华
本人从事文学欣赏教学多年,讲授过许多版本的文学欣赏教材,这些教材大致按文学体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赏析五个部分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校教务科的安排,要求教师用一个学期讲授完大部分篇目,下面本人就文学欣赏中的诗歌欣赏的教学方法,粗浅地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方法思路,抛砖引玉,供同行们参考。
文学欣赏 诗歌欣赏 教学方法
采用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即背诵。因为古语说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恐怕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诗歌更是如此。诗歌部分的内容从《诗经》开始,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选录的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篇目;现、当代诗歌部分选录的也是一些经久不衰的诗歌。这些优秀经典的诗歌犹如奔流不息的长江两岸一幅幅壮美的画卷;又犹如浩瀚无际的夜空中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还犹如波涛翻滚的大海中一朵朵洁白的浪花,我带领同学们一路欣赏,一路仰望,一路采撷。
采用“旁征博引,互相比较”的方法,以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把同一作家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浓烈思想感情。
(一)横向比较
把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进行对比,如苏轼的两首《江城子》,《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比较。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同一作者由于心境不同,写出豪放派和婉约派炯然不同的风格。
(二)纵向比较
当讲到中国古典诗词时,我还会采用纵向比较的方法,比如在讲《诗经》、汉乐府民歌、唐诗、宋词时,我借用启功先生的《讲唐代诗文》中的一句话:“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人诗是嚷出来的;宋人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在老师讲解以后,还可以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如我在讲完宋词以后,特意抽出点时间让同学们讨论,请大家谈谈:“在宋词里你最喜欢哪位作家、哪篇作品、哪句名言?”学生们热情很高,积极踊跃地站起来发言。大家谈了宋代的柳永、秦观、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岳飞、陆游等大诗人的作品,有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和没学过的,说得都很好。比如有位同学不仅说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还说了毛泽东的那首著名的《卜算子·咏梅》,并且对这两首词的思想意境进行了比较,而且还说的头头是道。
比如,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教学。在讲到唐诗时,我利用教室的多媒体网络资源,找出有关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生平及创作的大型录像片《唐之韵》,放映给同学们观看,这样能够更加直观地欣赏、学习。这就避免了枯燥单调的说教方法。另外我还利用教室的无线网资源,在讲到李白的《将进酒》时,在网上搜索到演员濮存昕关于《将进酒》的朗诵表演视频,链接播放给同学们欣赏,同学们非常认真地观看,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这首诗的印象,学会了正确地朗诵,还让同学们在听觉上获得了极大的审美享受,并学会了如何充满激情地有表演地去朗读。
如在讲到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还有讲到元代散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我在让同学们理解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充分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写篇读后感或赏析之类的文章,并且再配上一幅画,也来体会一下古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情趣。同学们很认真,各自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互相竞赛,争先恐后地完成我布置的作业。有的用白描手法绘成图画,有的用蜡笔画画,还有一些有绘画基础的同学采用水彩笔画画,将人物、背景、意境画得栩栩如生,相当有水平。
中国古典诗词讲究“言、象、意”,即语言、意象和意境。我让同学们学会身临其境,把自己当成诗中的主人翁,体会诗人用特殊的意象所传达的诗歌意境之美。还有中国古典诗词特别讲究言简而意丰,即诗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当我讲到诗歌意象、意境时,我举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玉楼春》的例子,讲述古代诗歌用词非常讲究,常常会用一些摹声词来传情达意,以达到进入诗歌的意境,如《玉楼春》的结尾是:“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这时我会让同学们闭上双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加联想,把自己想象成诗中的主人翁,这样才能感同身受。
在诗歌欣赏单元结束后,我会专门用2课时,让同学们“知行合一”,来检验一下是否直正地掌握诗歌创作的要领,并把自己的习作展示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亦师亦友,带头把自己的拙作朗读给同学们听,同学们的积极性被我充分调动起来,大家个个争先恐后,十分踊跃站起来大胆朗读,展示自己的才华,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同学们在诗歌创作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的心血没有白费。
以上只是我在文学欣赏——诗歌欣赏教学中一鳞半爪的体会和心得,虽然我摸索出了文学欣赏中关于诗歌欣赏教学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还须不断地磨砺、完善自己,继续在教学道路上探索求新,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我相信,只要做个教学的有心人,肯下功夫,肯动脑筋,那么诗歌教学的方法定会层出不穷,灵活多样,诗歌教学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江苏财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