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高职酒店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成都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陈 曦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旅游业特别是对外旅游业已经成为一项我国非常重要的产业。作为旅游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酒店行业也因此发展迅速,对于高素质的酒店工作人员的需求量也急剧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酒店工作人员重要来源的高职酒店专业的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成都某学院为例,对酒店专业教学中的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全球化 高职 酒店英语 现状 对策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高职酒店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中小城市或者乡村地区。以笔者任教的学校为例,酒店专业中学生来自乡村地区者占到了80%以上的比例,来自大城市的仅占百分之一,其余来自中小城市。由于客观存在的教育水平的差异,绝大部分入学新生存在英语基础差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低下的问题,至于和外籍客人沟通所必须的跨文化意识更是极其薄弱。在这种情形之下,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听说水平和跨文化能力成为急需思考的问题。
在当前的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很长时间存在极其尴尬的局面。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一方面受陈旧的教育思维影响和等级考试的要求,师生不得不将本就就有限的教学时间用来完成基础的英语学习,包括英语阅读,词汇和语法等等,而能用于英语听说的练习时间仅占其中不到百分之三十。而另一方面,酒店专业的学生在工作中和外籍客人用听说方式进行的交流占到了总的交流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规定学时完成之后,仍然在工作中存在羞于开口说英语,无法准确理解客人的意思及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三大主要问题。同时也存在因为缺乏跨文化意识而导致的各种工作错误。
早在2000年,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就提出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基于这一原则,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历和他人的经验,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教材改革
以笔者任教的学校为例,当前酒店专业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存在严重缺陷,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为了应付英语等级考试,整个大学英语阶段三分之二的时间被用于学习英语基础。导致专业酒店英语练习时间严重不足。第二,即使是酒店专业所专门使用的行业英语教材也存在版本陈旧,四类落后的问题,因此首先应当从教材改革入手,针对酒店专业这一对人才英语水平要求很高的专业,摈弃传统的英语语法和词汇教学所使用的基础英语教材,而直接引入更注重实践的酒店英语教材刻不容缓。
(二)教学模式改革
当前的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采用的模式依然是讲授-练习-答疑的模式,而且在讲授和答疑的过程中也多使用汉语教学,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严重缺乏英语的思维,英语听力能力薄弱且羞于开口说英语,即使开口也存在发音不标准,英语语言表达习惯汉语化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酒店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应当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应当大胆实行双语教学,即“双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1],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使用英语,包括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对于酒店岗位用语的讲解以及答疑方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对单词和情境对话的“带读,跟读”模式。通过双语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英语氛围,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及培养其英语思维习惯。并且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母语与目标语(英语)的良好切换能力。第二,应当在教学中大幅度引入跨文化知识的讲解,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这其中包含了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得体、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它包括交际能力中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还包括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2]可以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英语语言教学相结合,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
(三)教学环境改革
以笔者任教的学校为例,酒店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与实训教学是脱节的。当前的实训教学依然仅仅限于诸如西餐礼仪等课程,而英语的教学仍然以普通教室为主,事实上,为了营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模拟工作环境,应当将英语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的每一个酒店工作岗位的英语教学都在实训环境下展开,结合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源和实训资源,取得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酒店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酒店行业人才之间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而作为其必备的重要素养之一的英语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无疑是其面对竞争的重要筹码,因此,尽早在酒店英语领域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对于提高人才素养,加强其竞争力都是极为有利的。
[1]黄艳萍.高职“酒店英语”课堂双语教学中需重视的四要素[J].教育与职业,2009(27):116.
[2]谢小莉.高职酒店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106.
(作者单位: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