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译技巧

2017-11-25 05:00:53魏惠强
长江丛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汉译语言特点比喻

魏惠强

语言研究

经济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译技巧

魏惠强

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已成为国际生产建设的主体走向,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与其他国家间的交流日渐增加,从各类经济领域间的合作,到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利用英语这一交流工具。经济英语的翻译工作应针对其专有的词汇类型和语言结构进行合理的翻译,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经济英语翻译的准确性,进而保障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地位。

经济 经济英语 汉译

一、前言

经济类英语的词汇量非常大,句法结构难度偏高。经济工作方面的英语交流往往在于推销一个产品或服务、一个经济概念、对现有项目的一个新建议、对客户或同事的投诉作出反应、对某个非常具体的市场状况或金融问题做出评估等等。针对经济英语的特点和使用环境,结合文化和语法的差异,分析经济英语的汉译技巧,进而提高经济英语的翻译水平,促进我国长期有效的实施经济全球化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下经济英语的时代性

从经济学到管理学、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定义众说纷纭,但归根到底两个字,贸易。WTO成立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各国贸易往来,货币流通,经济行为承认共同准则,就是经济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强调的是过程(process),而不是一个固定结果(f i xed outcome or condition)。现在学术界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点会发展到固定结果。粗略的说,当全球各个国家GDP/GNP数值都差不多了,也就差不多全球化了。总的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落后地区的初步工业化,带来经济繁荣,同时也为更多的国家提供了加快发展的可能,培育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经济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活动不断增加,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也被广泛的应用于经济领域,国际经济和金融活动中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商品概念,也就使得经济英语中专有词汇具有着清晰的时代特色。其次,在经济活动中,不同国家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所以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使语言的使用习惯产生较大差异。不同文化思想和不同风俗习惯的经济交流活动已经属于跨文化交流的领域,经济英语是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种族间经济交流的基本工具,因此经济英语实际上也涵盖了跨文化交流的内容。所以在经济英语的汉译工作中,应该注意语言的使用者与阅读者之间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结合时代的现状进行合理的语言翻译,避免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三、经济英语的特点

经济英语就是日常英语,通常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复杂,很多人认为经济英语非常难,实际上它并没有那么难,但是具有很深刻的内涵,往往经济类的专有名词只占经济英语中的百分之五,单独利用专业名词不能达到沟通的重要汉译。他们的信息量不足以进行沟通,必须用日常的英语来构成经济含义,我们想要明白经济类英语的交流和文献中所蕴含的的相关资料就必须拥有扎实的日常英语基础,因此可以说商务英语就是日常英语。毕竟商务英语的专有词汇只占百分之五,首先应掌握好经济英语中百分之九十五的日常英语部分,剩下百分之五的掌握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说日常英语就是经济英语的地基。

一篇经济类英语文章中,很多的内容中都应用了日常英语的比喻,想要真正掌握经济英语就需要懂得日常英语中的比喻,很多时候人们能懂得经济英语中单词的意思,但是并不能理解这一句整或者这一段话中讲述的含义是什么。因为在比喻的作用下,你明白单词的意思,但没有遇到过这类比喻在商务沟通中的引用。比如:“On the lookout”本意是瞭望、注视的意思,在经济英语中采取一种比喻,意为“注意未来是否会出现一些市场商机”;“turbulence ahead”本意是前方不稳定的气流,很多人会觉得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交流和文章中为什么会出现不稳定的气流呢?这也是一个比喻,指“在未来将处于一个动荡、不稳定的发展状况”。所以想要懂得经济英语必须充分理解日常英语的比喻,从而真正的找到经济英语的味道。

四、汉译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技巧

汉译的过程中译入语是我们的母语,语内重组是自然发生的,通俗一些说,就是你只要知道这句英文什么意思,就能解释给别人听你理解的意思是什么。

在经济英语汉译过程中,难点在于脱离原语的束缚,带有“翻译腔”,语言不够本土化。而翻译腔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根本没理解这句英文是什么意思。只见其形,未得其意。属于没有对目标语(在这里指英语)和源语(汉语)熟练地掌握。译文的功能对等就指的是译文要在语言的功能上和原文对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上和原文对应。简单说,我们希望将源语读者(英语读者)在阅读原作品时得到的感受,通过翻译转换,得以尽可能让译入语读者(汉语读者)也拥有相同或者近似的体会。这时候,一个译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扎实的英文,不怕麻烦勤查资料的毅力,最后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中文表达能力。

经济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总的策略应该是更偏向内容的呈现,向译入语靠拢,尽量发挥译入语优势。英语是形合语,汉语是意合语,所以两种语言的音韵和节奏有很大差别。汉语一般是单音节,一个字一个音节,而英语文章中单个单词有多音节组成,所以很容易造成“翻译腔”。

在经济英语的汉译过程中依赖要尽量原汁原味,二来又要保证中文表达意思顺畅。英语跟汉语的语法差异很大,先抛开专业词汇不谈。英语翻译里的难点还有从句后置,定语后置等各种跟汉语习惯相反的句子。好端端的一个句子,按照中文的通用惯例翻译出来就变得臃肿不堪,甚至人读完了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反而拆开了之后,一句一句表述起来,让人觉得读起来特别的顺畅。即使是这句英语里没有一个你不认识的单词,也特别容易出现上述情况。

汉译完善的过程中应根据经济英语的使用环境和特点,去掉过多的繁文缛节,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意思。其次应在翻译的过程中精确、精准。这是针对上一个特征的极端情况而言的。尽量减少用字的同时,不能牺牲准确性。“言内意外”到极端,就成了不明所以。最后要具有灵活性,即“地道”。根据不同的说话对象、不同的说话内容调整用词、句式、和语调。例如,专业化程度高的,术语要准,语域要高;内容轻松活泼的,用词要简单,句式更零碎。之所以说是灵活性,因为做到这一点需要因人而异,百变而无定型。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处理的,是应该具有一个英文的思维习惯。英文的思维习惯,不仅仅是像英文那样思考,而是“像母语者一样思考”。英文思维的重要性,一是帮助理解,二是帮助译者意识到英汉差别,在翻译的时候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最最重要的,是英文思维能够帮助译者提取信息之后,放弃语言的外壳,方便接下来的重组。

[1]莫莉莉.论经济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汉译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2004,17(3):32~34,62.

[2]李德萍.外贸英语函电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技巧[J].中国商贸,2011(29):218~219.

[3]王维平.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经济新闻文体的难句翻译——以《经济学人》和《商业周刊》上的两篇特别报道为例[J].中国外语:中英文版,2012(6):77~80.

[4]朱世林.目的论视角下的金融类报告文本的语言特点与翻译策略[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猜你喜欢
汉译语言特点比喻
比喻
文苑(2020年12期)2020-11-19 13:16:26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英语否定词的分析与汉译
比喻最爱
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与思考
什么是比喻
高中历史教学的语言特点浅析
法律英语在司法应用中的语言特点
谈谈柯尔克孜语中“bay”、“-bay”和“bek”、“-bek”的汉译
语言与翻译(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7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语文知识(2014年3期)2014-02-28 21: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