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宝丰分院(467400)张秋艳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在积极治疗支气管哮喘同时,还需做好患者护理工作,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和配合度,促进病情改善[1]。本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组方法:中心随机系统法。5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41~76岁,年龄平均值(60.34±2.29)岁。2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区间42~75岁,年龄平均值(60.89±2.1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如上,P>0.05,组间对比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①入院接待。入院后给予患者介绍病区环境、病房制度、医生护士等,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并通过口头宣教、册子发放和宣传栏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说明疾病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并普及哮喘保健和预防知识,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为患者创造良好住院环境,病房定时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交叉感染。室内温湿度适宜,合理的湿度可促进呼吸道纤维摆动,减轻呼吸道黏液对气道的阻塞。避免种植花草,以免因花粉引发哮喘。②入院2~7天护理。根据患者年龄、文化、心理等,评估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并给予患者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加强病情观察,尤其应加强夜间巡视。在哮喘发作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呼吸频率,预防并发症发生。明显缺氧者应给予吸氧,一般氧流量为2~4L/min,可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吸氧流量,并加强巡视,监测血氧饱和度。掌握正确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做好患者呼吸道管理,给予正确翻身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吸痰。在气雾剂使用后应及时漱口,避免喷药引发口腔真菌感染和声嘶等。若哮喘持续性发作,应帮助患者选择适宜体位,给予补液,以纠正脱水;给予吸氧,以纠正低氧血症;保持气道湿化,必要时给予吸痰护理。给予高营养、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避免便秘。③出院前。出院前给予健康指导,说明用药、饮食、运动、卫生要点,生活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并主动规避哮喘诱因,定期复查[2][3]。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研究评估:①支气管哮喘控制率(分完全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护理满意度;②干预前后患者FEV1、FVC、PEF的差异。③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差异。
附表1 两组患者支气管哮喘控制率、护理满意度相比较[例数(%)]
附表2 干预前后FEV1、FVC、PEF相比较(±s)
附表2 干预前后FEV1、FVC、PEF相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较,*表示P<0.05。
组别 时期 FEV1(L) PEF(L/s) FVC(L)观察组 干预前 1.87±0.72 2.25±0.42 2.57±0.72干预后 2.57±0.91#* 3.52±0.59#* 3.58±0.96#*对照组 干预前 1.85±0.76 2.25±0.41 2.55±0.73干预后 2.23±0.79# 2.78±0.44# 2.88±0.82#
附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相比较(±s,d)
附表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相比较(±s,d)
组别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对照组 8.39±2.77 7.39±3.57观察组 5.51±2.41 5.51±2.61 t 8.274 9.024 P 0.000 0.000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支气管哮喘患者相关数据;支气管哮喘控制率、护理满意度均统一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FEV1、FVC、PEF、住院时间和费用均统一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组间和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1 两组患者支气管哮喘控制率、护理满意度相比较 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控制率、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如附表1所示。
2.2 干预前后FEV1、FVC、PEF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FEV1、FVC、PEF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FEV1、FVC、PEF改善更显著,P<0.05。如附表2所示。
2.3 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3。
临床护理路径为一种新型标准化护理方法,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高效性,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接待、诊断、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出院康复等护理方法为纵轴,制定相应日程护理计划表,使各项护理工作有序实施,患者也可了解护理计划内容和目的,并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可有效提升其疾病认知和自我护理意识[4][5],确保护理效果达到最佳。临床护理路径实现了从“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有效转变,促进护士责任感的增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以加速其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医疗负担[6]。
本研究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控制率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FEV1、FVC、PEF改善更显著,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大,可有效控制哮喘,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住院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可推广应用[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