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良、恶性息肉样病变的MR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2017-11-08 09:20:40河南省桐柏县中心医院474700朱中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6期
关键词:肌层息肉肌瘤

河南省桐柏县中心医院(474700)朱中慧

为了研究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MR表现在病情诊断方面的意义,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病理学检验证实的子宫内膜肿块患者43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病理检验证实的子宫内膜肿块患者43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为绝经后妇女,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56.2±10.8)岁,子宫内膜恶性肿瘤39例,子宫内膜息肉3例,子宫内膜下肌瘤1例,均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行子宫与双侧附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均未见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前7d内行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附表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

1.2 方法 使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T超导MR扫描仪进行MR动态增强扫描。患者首先接受TrueFISP冠状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定位扫描,之后行横断面常规T2WI和T1WI矢状面快速SE成像,横断面矢状面快速梯度回波脉冲序列+脂肪抑制序列动态增强扫描,TE 2.47~3.50ms,反转70°,层厚5mm。钆喷替酸葡甲胺对比剂高压注射器上臂静脉注射,0.1mmol/kg,3ml/s,30s、60s和90s各采一次图像。

1.3 诊断标准 ①子宫内膜肿块:绝经期前妇女子宫内膜厚度超过9.0mm,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局灶厚度超过5.0mm,良、恶性息肉均现子宫腔内肿块影。②结合带中断、模糊为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特征,用于区分子宫内膜恶良性病变,MR表现低信号结合带局部异常高信号以及强化后高信号结合带异常低信号。③子宫壁受侵深度:不足50%为表浅侵犯,超过50%为深部侵犯,用于判断子宫恶性息肉样病变侵犯深度。④纤维核:T2WI条形低信号影以及核心不定形低信号影,均明显强化,内囊变为散在、光滑囊状影、T1WI水样高信号均为子宫内膜息肉特征,结合带完整可确诊。⑤肿块强化程度:测量肿块位置信噪比,增强后信号明显强于子宫肌层为明显强化,和子宫肌层相同为中等强化,低于子宫肌层为轻度强化,子宫息肉内实质为中等不均匀强化,子宫内膜癌为轻度均匀强化,子宫内膜瘤为明显不均匀强化,子宫肌瘤强化程度不典型,和病理分型有关。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检测结果中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下肌瘤的检出率以及观察组的误诊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检出子宫内膜恶性肿瘤41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内膜下肌瘤1例,观察组检出子宫内膜恶性肿瘤39例,子宫内膜息肉3例,子宫内膜下肌瘤1例,有2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误诊率4.65%,敏感度92.3%,特异度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T2WI是子宫内膜病变诊断首选序列,通过动态增强扫描能够进一步提高病变对比度,并将病变血供准确反映出来[1]。正常子宫内膜下层早期强化,之后内膜逐渐强化,结合带的强化比子宫外基层强化早而且更加明显,绝经后妇女该强化特征更加常见[2]。早期局灶子宫内膜癌的MRT2WI表现以等、稍高信号肿块为主,部分为低信号。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癌侵犯范围可通过动态增强扫描准确显示,因为子宫内膜癌血管密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而低于子宫肌层。大多数子宫内膜癌增强早期的强化强度均比子宫肌层低,该特征可以广泛用于子宫内膜癌范围的判断[3]。子宫内膜癌多伴随子宫肌层浸润,子宫内膜线不连续或者结合带模糊断裂,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与分期的重要标志[4]。T2WI上,子宫肌层浸润表现为腔内肿块和等信号肌层界面模糊毛糙,该征象出现和良性息肉、子宫内膜下肌瘤成显著正相关,经动态增强,均发现高信号结合带局部的异常低信号,但是可能因为浸润浅表,无法在NRI上显示,所以不能区分Ia与Ib期子宫内膜癌,小浸润灶的显示成为MR显示关注的重点[5]。子宫内膜瘤属于源自子宫间质、结缔组织以及平滑肌的子宫恶性肿瘤,在妇科各类恶性肿瘤中占1%~3%,有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以及恶性苗勒管混合瘤等几类。子宫内膜肉瘤一般体积较大,并伴随出血、坏死,T2WI有混杂信号影,经动态增强,肿瘤局部可见明显早期强化,后期持续明显强化,在子宫内膜肌肉瘤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鉴别方面可以利用该征象。子宫黏膜下肌瘤T2WI现等大、稍低信号肿块,有清晰边界,多为球形或息肉样,可见子宫黏膜推移,有明显均匀的强化,而退变型肌瘤信号不均匀,且多伴囊变区与变形区。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之间鉴别比较困难,MRI在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方面比较可靠。Grasel等人的临床研究中,发现T2WI上,息肉现低信号纤维核和光滑囊变区,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鉴别,但是未对其增强后表现做进一步讨论,部分子宫内膜息肉T2WI未见纤维核,但是动态增强后可见条索状结构,和纤维核类似,子宫内膜息肉癌变率不高,结合带局部破坏提示有恶变可能,需结合临床诊断。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良、恶性息肉样病变的MR表现能够用于良恶性诊断,误诊率在4.65%,在子宫肌瘤大规模筛查方面值得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肌层息肉肌瘤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48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8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