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
我是看着地图,确定我的大学志愿的。
我是名副其实的“山里娃”,生长在山村,在镇上读书。我的家乡很美,推开窗就是層层叠叠的青山。像许多美文里写的那样,小时候我常常望着群山发呆,遥想山的那边是什么。
你可能觉得这是一种诗意,于我却是真切的体验。那时候没有互联网,了解外界的渠道只有书本和电视。大山越阻隔,对远方的向往就越强烈。有一天,我和一个小伙伴竟然真动了执念,两个人背着干粮,准备翻过大山,亲眼去看看“山那边”。只是还没走多远,就被闻讯赶来的大人捉了回去。
上高中前,我去得最远的地方是县城,是被体育老师带着去参加县运动会。那时的县城,还只是一个比较大的农村,但这足以让我兴奋好久。上高中后,我喜欢上海子的诗,每次读到那句“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我都感到莫名的悸动与怅然。
高考填报志愿时,所有人都觉得我应该报浙大、杭大,我却听见心里的小兽不停地说:去远方!越远越好!于是我真的找来一张中国地图,用尺子量着距离……最后选择了离家约2500千米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一次北上报到,近40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但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给了我足够的补偿,我贪婪地看着广袤土地上的一切,直到夜色淹没原野。后来这些景色慢慢变得熟悉,我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车厢里,和形形色色的陌生人聊天,听他们讲故事。而在那座与我家乡迥然不同的城市里度过的四年,也让我在祖国的几乎每个省份都有了同学,后来我还去过他们很多人的家乡。
毕业以后,我辗转奔忙,工作地点从北京、海口、广州、香港……直到回到浙江。
你如果问我,那些四处远行的日子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我说不清楚。也许真的是“除了遥远一无所有”,但我想远方除了远,一定还有我不悔青春里的一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