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7-11-01 06:35:34
电子世界 2017年19期

资讯

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试运行

日前,北京市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燕房线开始空载试运行,预计年底正式通车运行,让最广大的普通民众在每日通勤中就感受到难以想象的“无人”带来的便捷。

据了解,燕房线列车采用最高运行等级的全自动运行技术,代表未来轨道交通的技术发展方向,燕房线也是中国内地首条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示范线路。正因为其按照目前世界上列车运行自动化等级的最高级别(GoA4)建设,所以不仅是“无人驾驶”,而且取消驾驶舱,整条线路的运营、维护都实现了智能化。

为了确保运行安全,这些列车还能实现在碰到障碍物或发生脱轨的情况下能够自动紧急停车。不仅保障智能化带来的最大便捷和效率提升,更让民众出行获得安全上的保驾护航,为无人驾驶公共交通的推广奠定基础。

从中也可以看到,无人驾驶的高科技将逐渐成为公共交通的主流趋势,未来将成为更多城市的公共交通“标配”。

燕房线的空载试运行标志着我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另一个高峰,也改变了传统印象中中国高铁代表中国交通的概念。今后,在对外输出的制造名片中也可出现地铁的标签,让中国智能制造的影响力推及到更多舞台和地区。

2017中国无线技术与应用大会在京召开

2017年9月20日,中国无线电协会主办的2017中国无线技术与应用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无线电协会李国斌秘书长主持。来自公安、交通、广电、民航等有关部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有关大专院校等科研院所,以及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行业协会、运营商、企业的代表、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700余人参加了大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谢远生代表副部长刘利华做了开幕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巡视员阚润田发表了题为“加强无线电管理 促进无线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开幕主旨演讲。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单位、电信运营企业、设备厂商、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学者,将围绕无线电频率资源管理、无线电监测检测、5G发展、行业应用、窄带物联网、车联网、蓝牙网状网、民用无人机监控、卫星宽带通信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与俄罗斯主管部门间第十四次卫星网络协调会谈在武汉举行

2017年9月12-20日,中国与俄罗斯主管部门间第十四次卫星网络协调会谈在武汉市举行。会谈共设议题144个,涉及卫星通信、广播、气象、导航等多种空间业务应用领域,涵盖L、S、C、X、Ku和Ka等频段。中俄双方在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的框架下,本着互信互利原则,完成了大部分卫星网络的协调工作。对于未能达成共识的议题,双方交换了技术分析结果,推进了协调进程,并同意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继续通过信函、会谈等形式开展协调。

会谈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方会谈。三方围绕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颗在轨卫星(其中哈方卫星为俄哈两国合作)的频率兼容共用问题进行了磋商,沟通了有关信息,并就干扰处置、后续协调机制等相关事宜达成了共识。

本次会谈我国代表团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跟踪与通讯技术研究所、北京卫星导航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以及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亚洲卫星公司和亚太卫星公司等单位组成,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存担任团长。俄罗斯代表团由联邦电信、信息技术和大众传播监督管理局、通用无线电频率中心、俄罗斯联邦安全保卫局特别通信信息部、国防部、卫星通信公司、天然气空间系统公司、空间系统联合股份公司、Geyser电信公司以及国家无线电发展研究所等单位组成,俄联邦电信、信息技术和大众传播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泽格罗夫·安德鲁先生担任团长。

C919大型客机再获130架订单

2017年9月19日,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在航展首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与中核建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华宝都鼎(上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四家公司签订了共计130架的C919大型客机购买协议。其中,确认订单70架,意向订单60架。至此,C919大型客机客户总数已达27家,累计订单730架。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主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座级158-174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今年5月5日在上海成功首飞。这是C919首架机成功首飞后签订的最大一笔订单,表明市场对C919的认可度在不断提升,我国民机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首个新型智慧城市可视集成平台上线

近日,国内首个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在深圳通过专家评审并上线。据了解,该平台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态势预测、事件预警以及跨部门业务协同调度,提高智慧城市高效精准管理水平。

据介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是信息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打通信息壁垒,避免重复建设。而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政府、城市治理、社会民生、企业经济信息互联互通“大动脉”。

平台上线后,可实现新型智慧城市各行业各业务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和人工智能预测事件、事情、事由的态势演变趋势,评估预测可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措施与方法,全面支撑各级领导科学与智慧的决策与行动。

据悉,现场专家评审组由来自中国电科研究所、重点大学院校等从事新型智慧城市研究、规划、建设的学者和技术专家组成。

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平板显示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2017年9月14日,由四川博览事务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平板显示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平板显示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出席论坛活动,并就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及相关产业政策作了专题发言。

本次论坛围绕“平板应用·科技改变生活”主题,来自显示产业链上下游的知名企业、行业专家等介绍了显示技术新进展,分享了在手机、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热点领域的创新应用,探讨了显示产业未来创新发展的思路,为显示产业开展上下游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在金门开幕

2017年9月19日,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与华聚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在金门开幕,来自两岸信息通信产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各方面人士近300人与会。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理事长胡燕和华聚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董事长陈瑞隆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荣誉理事长奚国华作为特邀嘉宾致辞。他表示,论坛举办以来,两岸信息通信产业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两岸产业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他建议两岸产业界进一步加强在5G、车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太阳能光伏等重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与会代表还将在本届论坛中就智能制造、云计算、车联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半导体照明、平板显示技术、网络演进、服务应用、太阳能光伏、锂离子电池等重点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2005年以来,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已在北京、南京、重庆、福州、长沙、西安、哈尔滨和台北等地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累计形成了353项产业共识,公布了45项两岸共通标准,为推动两岸产业界的技术交流、产业合作和机遇共享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际电联2017年世界电信展在釜山举行

2017年9月25日,由国际电联主办的“2017年世界电信展”(ITU TELECOM WORLD 2017)在韩国釜山开幕。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组织相关企业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展。国际电联秘书长赵厚麟、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长官(部长)俞英民、釜山广域市市长徐秉洙以及国际电联无线电局主任弗朗索瓦·朗西、标准化局主任李在摄、电信发展局主任布哈伊马·萨努及各国部长参观了中国国家展团。

本次电信展展览部分主要由国家展团展示、行业服务与解决方案展示、创新技术展示、主题展团展示等组成。中国、韩国、阿塞拜疆、尼日利亚、喀麦隆、加纳、加蓬、津巴布韦、马拉维、塞内加尔、卢旺达、塞拉利昂、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南非、菲律宾、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国家展团和韩国电信、SK电讯、罗德施瓦茨等国际企业参展。同时推出Smart ABC展区,展示包括人工智能、电子金融、智慧城市等一系列新兴内容。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和电信发展部门(ITU-D)推出了ITU-R/ITU-D展区,展示卫星通信、5G解决方案、频谱划分、电视广播、物联网等内容。展会期间还举行40余场论坛、专题研讨活动,涉及5G、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经济等诸多领域。中国移动联合TD-LTE全球发展倡议(GTI)、TD产业联盟等单位于9月25日下午举办“TDD技术与频谱研讨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陈因、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立东一行参加展会开幕式,参观了中国企业展台,出席了有关研讨会,并与参展的国外展团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