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瑞生 陈相银
北京三和药业有限公司
寒冬已至春未远,稳步前进促发展。时间不停,生命不歇,中医药在时间的长河中蓬勃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虽2016 年已悄然走过,但对北京三和药业来说却有许多值得回味之处,这是不平凡的一年,为了谋求更长远的发展,公司通过改变采购方式,加强质量控制,承接国家标准化项目来一步步完善各项质量管理体系,激发自身潜力,进一步促进公司各项体制的完善,为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药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产品,产品质量的保障与质量可控的源头密不可分。严抓源头,从“头”控制中药质量,即产地控制质量是控制中药材质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药材质量。公司加大力度展开中药材原产地的栽培与采收技术交流,保证中药材从种植到采收都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操作体系。改变了以往直接从药材市场采购的方式,采取与产地直接对接的方式,也进一步的减少了各中间环节,价格有了大幅度的降低,最重要的是药材质量得到了保证。
中药材的质量源头虽重要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完整的质量检验体系要做到检验遵典,数据准确可靠,检验追溯可查。为了进一步完善相关质量体系,2016 年公司对重要的精密检验仪器进行了GMP 软件的升级,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有效保证了数据的溯源性和真实性;为了保证检验的需求,又购进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电泳仪、薄层色谱扫描仪等设备,满足了产品在检验中的相关需求。
▲北京三和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相银先生始终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有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
检验是质量控制的核心,检验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质量的控制。为此,北京市通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企业之间实验室比对的活动,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北京三和药业也积极响应,组织了相应的各种检验、鉴别、仪器操作等培训,保证检验人员达到“精”“准”“细”“速”。检验中涉及的重要的检验项,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如微生物检测等,极大地提高了相关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
中药材在进行加工过程中,企业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定期培训考核。例如:在中药炮制技术方面,经过参加北京市相关中医药单位举办的讲座或培训来提升中药炮制技术,为中药材炮制环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完善自身,响应号召,创新务实,分国之劳。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中药产业链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引领中药产业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推进中药标准化项目。由北京三和药业有限公司牵头承接了“沉香、降香、穿山甲、胆南星4种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项目”,共计42个标准的制定。
昨日的成功带来了今天的喜悦,今天的努力昭示着明天的辉煌,2016 年公司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虽有艰辛但更多的是喜悦。北京市三和药业将始终把服务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以服务为本,以快捷、及时、热情、周到来服务于大众。公司将大力发展中国的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走在世界的前端,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