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治疗脑中风新方法

2017-10-25 06:28:15施倪布
健康人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陈俊免疫调节脑损伤

文/施倪布

科学家发现治疗脑中风新方法

文/施倪布

复旦大学脑损伤研究海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陈俊教授率领研究人员历经3年,首次应用异体免疫细胞移植方法,发现体内一种特殊的“免疫调节性T细胞”可有效治疗脑中风引起的脑损伤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据了解,缺血性脑损伤会激活体内免疫炎症细胞,释放大量有害物质,损伤血脑屏障并加重脑中风后脑损伤,引起长期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后遗症。“免疫调节性T细胞”在体内存量虽然有限,但它们是免疫系统的忠实“卫士”,当发现免疫细胞被过度激活时,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抑制有害物质的释放。

陈俊研究团队创新运用异体免疫细胞移植方法,把体内“免疫调节性T细胞”含量逐步提高,当达到10倍以上时,脑卒中后脑损伤症状明显减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也显著减缓。

为了验证这一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在“患有”缺血性脑损伤小鼠模型发病后2至6或24小时后静脉输注经提纯的“免疫调节性T细胞”,结果发现这种免疫调节性T细胞迅速在血液中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减少了中风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使缺血后的脑梗死面积减少约50%,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后遗症的改善持续了至少28天,脑损伤得到了进一步控制。

后来,陈俊研究团队进一步应用具有特异性标记物的同类系小鼠以及细胞跟踪技术,惊奇地发现“免疫调节性T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不需要其浸润至脑组织内或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而是通过抑制外周免疫炎症细胞的方法而达到脑保护作用的。

据介绍,该研究的更大临床意义在于,将大大增加急性中风病人的治疗机会。

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脑中风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在发病4.5小时的“时间窗”内,使用药物“重组tPA”进行溶栓治疗,但目前中国仅有小于1%的病人得惠于此项疗法。

因为“重组tPA”在溶栓治疗时会破坏血脑屏障,成为诱发脑出血的元凶,所以大大限制了“重组tPA”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许多患者在使用“重组tPA”后,脑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

陈俊研究团队的研究还发现,“免疫调节性T细胞”治疗法如果与“重组tPA”联合使用,可有效减少“重组tPA”溶栓导致的脑出血并发症,从而延长了“重组tPA”溶栓的有效时间窗。研究显示,免疫调节性T细胞输入延迟至中风发作24小时之后,依然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陈俊免疫调节脑损伤
陈俊:用心传承红木文化
华人时刊(2022年17期)2022-02-15 03:07:16
美好看今朝
岭南音乐(2022年6期)2022-02-04 13:50:26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幸福(2019年21期)2019-08-20 05:39:10
密蒙花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有错必纠有“法”可依
石见穿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人参水提液通过免疫调节TAMs影响A549增殖
中成药(2016年8期)2016-05-17 06:08:15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国康复(2015年4期)2015-04-10 13:00:47
Control System in M issiles for W hole-Trajectory-Controlled Trajectory Correction Projectile Based on DSP
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干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