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介入治疗:不开刀的手术

2017-10-25 06:32:00黄浩
健康人生 2017年10期
关键词:黄浩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

文/黄浩

微创介入治疗:不开刀的手术

文/黄浩

黄浩

男,医学硕士,浙江省疼痛学会青年委员副主任委员。先后在Thomas Jefferson hospital疼痛中心、北京宣武医院疼痛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学习疼痛诊疗。擅长:头面部疼痛、颈腰椎间盘突出、颈肩腰腿疼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疼痛疾病的诊治,超声引导下疼痛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普通门诊

去医院就医,最害怕的,应该就是听到医生说:需要动手术!在老百姓的印象中,手术就意味着开刀,虽然这可能是治疗疾病较为彻底的一种方法,然而在人身上动刀子,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可是在我们疼痛科,却有不开刀的手术——微创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的发展,为推动现代医学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器官移植的发展,标志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生命的禁区,手术越做越大;另一方面,手术带来的创伤,也一直以来困扰着医生,因此微创、快速康复的理念不断被提出,常规的手术,越做越小。微创介入治疗,便是目前最为微创的手术。

那么这听起来非常神秘的微创介入治疗,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是微创,外科医生是手握手术刀的,在微创的领域中,能把一些手术的切口从十几厘米做到几厘米,甚至1厘米,那是非常了不起了。而我们疼痛科医生的武器,是穿刺针,这使得我们的手术没有切口,创伤再大,也就是一个针眼!

其次是介入,这恐怕也是最深奥的部分了。什么是介入呢?介入是介入治疗的简称,就是在X线、CT、超声、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或监视下,通过穿刺针或者穿刺导管等器械,通过微小的创口进入人体组织,到达病变部位并进行精准治疗的一种临床操作技术。因为介入治疗必须依靠影像设备,所以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并且随着影像学科技的飞速进步,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医生不再需要通过切开皮肤、组织暴露病变部位,来进行手术操作。影像设备就如同雷达,穿刺针就如同精密的武器,直达问题的所在——精准、微创。

举个例子,向大家更具体地介绍微创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其疼痛的剧烈程度让患者难以忍受。经典的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叫“微血管减压术”,就是在头颅上开个口子,暴露病变的三叉神经,将其与周边毗邻的小脑上动脉分开,以避免因为血管压迫神经所造成的疼痛。微血管减压术疗效不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部分患者会复发,另外打开脑颅的风险,使这类手术有一定的死亡率。

随着影像的发展,CT的诞生及普及,人们发现,在CT下可以找到三叉神经从颅脑里出来的路;于是人们尝试着在CT图像的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到这条路上,再通过穿刺针对神经进行毁损;当神经被毁损后,疼痛立即缓解了,“CT引导下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这项微创介入手术便应运而生。

微创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特别适用这样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但病情又未到开刀动手术的程度或者患者的一般情况很差,无法耐受全麻开刀手术。

猜你喜欢
黄浩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
Fluid-chemical modeling of the near-cathode sheath formation process in a high current broken in DC air circuit breaker
基于MRI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形态学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8
江北:统筹兼顾“弹钢琴”建设“两高”示范区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3:35:21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2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A trip to the U.S.A.
三叉神经痛与牙痛的区别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