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7-10-12 19:45:36刘敬环
未来英才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策略

刘敬环

摘要: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高中阶段作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使其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积极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从另一角度上说,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教学设计基础,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跟上教师思路,有效提高其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学习兴趣也是学生积极进入课堂探究活动的原始动力,因此,教师应善于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到数学课堂氛围中。教学情境导入法属于教师的常用教学手段之一,通过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以刺激学生对于未知内容的好奇心理,从而有效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凸显其学习主体地位。从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上看,教师可以采用故事传说、学科之间交互联系以及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进行构建。而从另一方面上看,教学情境的设置则需要教师侧重教学内容本质,只有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進行有机结合,才能够在增强课堂气氛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性[1]。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周期性性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钟表针端走向这一常见生活现象引入周期性“周而复始”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一概念的形象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安排一个学期课程表”这一探究活动作为学生的讨论话题,通过引导学生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像的数学特征与真实生活进行紧密相连,从而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激发其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对课堂讲解内容进行提前设计,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相应的学习特点为其展开恰当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函数”相关内容时,则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与函数有关的数学概念,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再进行更深一步的讲解,由浅及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吸收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内容时,则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相关概念的提问,此后再引导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相互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等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此情况下,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则能在共同讨论中加深对于相关数学实施的理解,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又可以进一步巩固提高已掌握的知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发现部分学生学习很刻苦、在数学课堂上也十分地活跃,但是其学习成绩或者说是学习效率却往往不甚理想。造成这一现象的大部分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并没有很好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式,在平时的知识积累过程中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导致学习事倍功半。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则应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思维方式很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方式。下文以预习习惯的培养为例,分析培养学习习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对数函数”的相关知识之前,则可以为学生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对数函数有何种特征?对数函数与其他函数之间有哪些异同点等相关知识点。此后,再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一一解读教材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则可以明显地发现自身的学习、理解误区,从而主动发现并解决教学问题,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更能有效提高其学习有效性。

四、加强课堂实践和互动,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

1、创建有效的课堂提问环节。对于数学的认知,大概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几个层面。在笔者看来,在整个教学认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理解,只有理解了内容,才能够举一反三,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在课堂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们了解知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一定的外因上带动他们一起学习和思考。所以,课堂提问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且不可或缺。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是知识的灵魂,有效的教学是能够恰当地提出问题并且使得学生有技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有效的提问和解答相互配合得当,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为了保证教师的提问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学生更具学习热情,笔者认为在面对学生的提问时,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善于抓住疑问点和矛盾点进行提问。其次,善于以分散点和模糊点进行提问,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区分和识别。最后,要对难点进行重点提问,使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更加有效果和层次感。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问题的数量,合理穿插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能太少,也不能过多,每个问题都要切中要害,要精准,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和规律性。

2、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一个课堂是否能够有效地运用有限的时间完成所设定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的交流与探讨。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建立在平等的交流层面上,学会适时地倾听和平等的交流才能够产生思维的碰撞,互相交换和交流意见,才能够实现最初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除此之外,也只有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的提问过程才能够将问题更好地进行包装,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习新的知识[2]。

五、结语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通过认识数学学科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提高智力和发展创新能力。依靠课堂教学,关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需要注重的问题,这是新课程理念所渗透的。

参考文献

[1] 霍增书.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7,(04):52-53.

[2] 殷晓群.用新课程理念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求知导刊,2016,(03):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高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10:43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4:59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37:37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