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寄感情抒心声

2017-10-10 20:07:18张智勇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托物言志灵性

张智勇

关于托物言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石灰吟》是于谦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中,讴歌了石灰“要留清白在人间”而不惜“粉骨碎身”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写石灰,诗人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像这种通过描摹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来寄托作者意愿或寓以一定哲理的表现手法,就叫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不仅使所状之物生动形象,富有灵性,而且所表之情深厚隽永,意味深长,可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促使读者去深深思索,受到启迪。那么,如何托物言志呢?

1.找准言“志”之“物”

托物言志,在明确所言“志”的基础上,首先要选好所托之物。不是任何事物都可托,而是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对自然中的事物进行筛选,选出最能表达自己“志向”的事物。“物”与“志”之間有内在的相似点,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志”才能凸显。如写“奉献”,大家会想到“行道树”“老黄牛”“蜡烛”等物象,因为这些物象与所要抒发的情感或赞美的品质有着相同点或相似点。

2.据“志”而状“物”

为了更好地言“志”,细腻的描绘所托之“物”就成为关键。只有描写好“物”的形状,才能与“志”形成神似,因此我们要抓住“物”的特征去描摹,当然这样的描写不需面面俱到,只需抓住“物”与“志”的相似点并突出、放大,而事物的其他特征可以忽略不写。在状写事物时要倾注自己的情感进去,让作文的字里行间浸润着这种真情。于是,这样的“物”就有了思想、有了灵性,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由描写到言志的过渡了。如《雪》一文中,鲁迅为表现自己“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就用了粗犷的笔调表现“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和“孤独抗争”的特征。写物也是在写人,使物人交汇,相映生辉。

3.承“物”而言“志”

作文时,抓住被描写景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联想,由表及里,从而能生发出哲理或人生启示;也可以从具体事物的本质特征中,抽象出某种特殊的意义或某种品质和精神,以达到“咏怀”的目的。如《爱莲说》就是从莲花的外形入手,展开联想,借花喻人,托物言志,赞美了正直高尚的气节,也表现出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在篇幅的安排上,描物状形语言是全文重点,要占多半篇幅,而议论、抒情性的点题语言宜少,适可即止。endprint

猜你喜欢
托物言志灵性
言志为本
中华诗词(2022年4期)2022-12-31 06:22:04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中州建设(2020年4期)2020-12-02 03:20:16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中华诗词(2020年1期)2020-09-21 09:24:52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0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追根溯源写生活 托物言志抒情怀——王桂臻老师小写意花鸟画欣赏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36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托物言志的作文怎样写
初中生(2017年16期)2017-03-23 19:32:20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22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