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栋
【摘要】在当前社会中,人们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最基础的一个项目,也是传统体能训练的一种运动,包括投掷、跳跃、走跑等肢体运动,因此,运动员身体各个部位的体力水平均会对比赛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我国当前高校的体育课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并且教师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使得本应当充满激情的体育课程发展成了学生为了学分而不得不上的一门课程。怎样对当前田径教学中体能训练进行创新,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这是当前很多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校田径;体能训练;实施方法;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79-01
一、体能训练的作用
体能训练最能反映学生的身体水平,也是看到学生身体机能层次最直接的办法。所以体能训练不仅仅在田径比赛中有重要的意义,也在其他体育项目中有重要的作用。在田径项目中,体能训练是其中的重点,其方法是对运动的训练和耐力这两方面进行考察,因此,对田径项目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被要求得更加严格。通过有计划性的体能训练方法能够让学生的形体得到重塑,并且因为具有很好的体能,在训练中也能从常规训练更加顺利得转向专项训练,在整体上提高了田径项目运动员的体能基准线。依靠于目前科技的飞速进步,在目前的测试方法中发现:身体机能的强大和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大有很大程度上的正相关,也就是说,体能训练的好坏决定了学生的心理能量。所以,为了让学生内心更加强大,高校体育教师更加应该考察学生的体能训练成效。
二、对田径运动项目体能训练方法的分析
1.速度训练
在短跑运动中,速度包含了加速度、动作以及反映等。训练短跑运动员速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特别是对动作速度、反映速度敏感期的把握,更应当对其进行科学选择。训练短跑远动员速度的方法一般有:运动员站姿、坐姿情况下快速摆臂训练。运动员利用前脚掌来支撑自己站立,收到信号后,自然地将身体向前倾倒,在身体马上就要失去平衡的那一刻,利用惯性快速地向前冲出去。运动员遵从教练员的指令,从半蹲的姿势通过向上跳,触及标志物;并按照教练员给出节奏的变化练习纵跳摸高;用最快的频率进行高抬腿训练;并通过各种游戏训练运动员的反应性。教练员在通过这些方法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应当高度重视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与不断变化,充分激发运动员的兴趣与积极主动性。
2.短跑项目专项力量的有效训练
运动员作为一个系统的有机体,运动员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要有效的提升运动员的短跑训练水平和短跑成绩,需要科学、有效的改善和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有效水平。通过有目的、科学地进行专项力量的训练,优化训练的结构和方法,需要多种训练方法的保障和打基础。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分为两大类,即一般性的身体训练、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等。一般性的身体训练目的是提高运动员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水平。帮助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等各素质,提升至适应短跑专项运动的要求。专项力量训练以运动员的力量发展水平为基础,以科学训练为依据,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实施策略。当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因为运动员的一般身体训练其发挥的是辅助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巩固运动员一般身体训练的水平,需要加强专项素质训练的比例。在实施短跑全面训练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专项素质训练的关系,特别是要实施以短跑技术为重点的身体素质练习,教练员要通过使用各种科学的专项素质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有效的提升短跑水平,实现短跑专项训练的目的。
3.发展的速度、耐力、力量的练习方法
在田径短跑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练习是体能练习的重要内容,速度的概念是:运动员发生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在田径短跑中,速度是决定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对田径短跑运动员速度所需体能的训练,是提升短跑体能训练质量的重要内容。在训练的过程中,可按照以下方法实施:首先是触胸跳,即练习者的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这一姿势做好以后手臂向上用力摆,以带动身体快速上跳,跳起以后通过收腿收腹。来对全身的肌肉进行练习和刺激,这有利于爆发力、运动员腰腹力量的锻炼。蛙跳作为常用的体能素质训练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蛙跳时,练习者不能做深蹲蛙跳,而是采用半蹲蛙跳,在跳的过程中,要连续起来,中间不能有意的停下来。蛙跳的距离取决于练习者的跳跃能力,蛙跳作为一种重复性较强的练习,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按照训练的要求,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蛙跳的距离而是到三十米为宜。蛙跳练习能够有效的增强田径运动员的大腿耐力素质。
4.田径运动员灵敏素质发展的方法
在田径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的步频和步长的训练,是提升运动成绩的重要途径,是田径运动速度提升重要基础。良好的步频和步长也是田径运动员更好的发挥技战术特点的体现。要更好的提升运动员的田径成绩,步频和步长训练是关键。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步频和步长的绝对数值,从田径的技术角度分析,步长的大小是受运动员跑步时的后蹬力量、角度、双臂摆动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决定的。因此,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要根据田径的技术特征,来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在训练手段的使用上,可以使用重換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蛙跳、
三、田径体能训练效果的提升策略
1.由于田径体能训练具有很强的重复性,所以在训练运动员的体能时,应当对训练方法、评价方法进行不断创新,提高训练的有效性、科学性、趣味性,充分激发运动员的兴趣,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
2.在训练田径运动员的体能时,教练应当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田径基础,制定科学、实用的训练方法,确保体能训练的顺利实施,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
四、结语
目前,田径在受众眼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体育运动中,田径运动是基础的一类项目,也是一项传统体能训练运动,其中包括了走跑、跳跃、投掷等肢体运动,所以,运动员们身体各个部位的体力水平都会影响最终的比赛结果。目前,在高校的体育课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死板,而且教学手段老套,没有趣味,同时老师总是处于主导的位置,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结果让体育课这么本该具有热情和激情的课程,也成了学生们为修学分而不得不完成的一项任务。如何运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目前在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体能训练缺陷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王炳花.高校田径径赛项目体能训练的教学优化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25):42+44.
[2]龚涵睿.高校田径训练中健康安全保障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108-1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