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2017-09-30 23:49:06梁生军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构思古诗教学综合素养

梁生军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综合素养;审美;构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4—0091—01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诗的学习既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又能有效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如何在古诗中提高学生语文綜合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小学古诗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很难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因此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读诗、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联想诗句的意境。教师自己朗读古诗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语调,将小学生带入到诗词的意境中,跟着教师的朗读节奏,去体会诗句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古诗环境中,感受古诗的魅力。

古诗的创作过程离不开一定的意境,教师在讲解古诗的时候,将诗人当时的境遇讲给学生,让学生体会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如,在学习《静夜思》这首诗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单从“静夜思”字面意思就会想到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夜晚思乡之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在他乡时,会有怎样的思乡之情。这首诗中没有难懂的诗句,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到诗句的含义,将古诗句变为通俗易懂的语句,讲给学生听,把学生带入诗人创作时的意境中。

二、培养学生朗读诗句的能力

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小学生不仅要将古诗背诵下来,还要学会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教师要将古诗断句特点、诗人的心境详细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带着感受去朗读诗句。如,在学习杨万里的《小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小荷”和“蜻蜓”圈出来,这两个词表明诗人描述的是夏天荷池的景色,“泉眼无声溪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这两句展现出一幅自然界和谐美好的场景,最后两句表现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教师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气势朗读诗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一幅幅美好的初夏池塘的场景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时,既能帮助学生记忆诗句,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从而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三、培养学生古诗审美能力

古诗也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通过简练的语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因此古诗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通过培养小学生古诗鉴赏能力,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鉴赏能力。古诗具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很押韵,一般都可以吟唱出来,说明古诗具有一定的音乐美,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用唱歌的方式来学习古诗,会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利于学生记忆古诗。如,在学习《游子吟》这首诗时,教师将这首诗歌唱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听和看感受诗句的韵律,视频中的动画场景会将学生带入诗句的意境中,使学生跟着诗人的步伐体会诗人的心境。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学会吟唱这首诗,对能准确把握诗句韵律的同学给予表扬。

古诗除了具有韵律美之外,还具有对偶美,例如杜甫《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体现出对偶美,诗句一前一后的对偶,将诗中描述的画面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将对偶诗句的特点、作用详细讲给学生,让学生从学过的诗句中找出是对偶的诗句,使学生能从对偶手法的运用中去鉴赏诗句。

四、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构思

古诗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和巧妙的构思,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诗人一般都是借物抒情,用巧妙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感情通过诗句展现出来。此外,古诗具有强烈的结构层次感,读者跟随诗人的脚步,慢慢进入诗人设置的情景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写作时的心境、使用修辞手法起到的作用,让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寻找与诗句结合的地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小学古诗教学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古诗,要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采取丰富多彩的古诗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分析古诗的构思,学会鉴赏古诗,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编辑:张慧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构思古诗教学综合素养
浅谈“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50:24
刍议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15:30
新课改初中作文教学的创新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拓展阅读,古诗教学中的一道风景线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13:51
从《风雨》浅议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83期)2016-10-31 12: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