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29 06:22:34陈雪梅
读天下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自主学习高中数学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学生学的方式,从而使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提升数学素养,并使智力和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数学素养

学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学会学习的根本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自己既具备更新原有知识和吸纳新知识的能力,又具备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自觉性逐渐增强,个人的价值观逐渐形成,成就欲望也逐渐强烈,因而这一阶段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夯实“终身学习”知识和能力基础的关键时期。

一、 “教”的研究

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教师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

1.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2.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 在教学设计上重过程体验,积极开展研究式自主学习,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

4. 在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必须注重“五导”,即:导向、导趣、导疑、导法、导馈。

导向:教师根据大纲、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全面设计教学目标。学生预先整体感知目标并认同目标,从而引导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进程,进一步对目标实施科学的揭示和分解,为学习活动定向。

导趣: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理,使其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使得课堂开头新颖,有吸引力;中间高潮迭起,学生心境不衰;结尾饶有余味,富含悬念,学生从始至终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导疑:教师要善于激起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学生发现的有新意、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设计的和学生发现的问题的讨论,引发思维,要尽量做到延迟评价,使学生拥有一个能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并努力引导学生求新、求异。

导法: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深刻反思,对所学知识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印象,形成立体型知识网络。通过总结反思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

导馈: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適量的高质量的练习,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形成技能。通过练习,借助同学们或教师的帮助,反馈学习状况,正确评判自己,及时矫正,及时补救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要适时、得法,贵在点拨,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得益彰,使学生的“学”少走弯路,更有成效。

二、 “学”的研究

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起作用,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起来了,教学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学习才达到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这个目标。对“学”的研究的侧重点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对学生进行高中数学自主学习专题讲座

什么是自主学习?开展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的目的和现实意义是什么?开展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师、学生担当怎样的角色?对学习者有哪些新的要求……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其掌握基本要领。当然,学法指导单靠举办几个讲座是不够的,学法指导应融入课堂,贯穿在整个教学工作中。

(二) 指导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必须先于教师的“教”,使“学”更具“主体性、自立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主动“学”的重要性,同时具备“学”的能力,真正改变“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途径。指导学生自学,首先要培养好学生预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养成预习的习惯,掌握预习的方法。

从学的方面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在课堂学习及课外学习活动过程中自觉自愿地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用科学的方法来操纵学习,使自己学会学习,逐步达到“五学”,即: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巧学。

愿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毅力和较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学习。

乐学:视学习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愉快的生活,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学得轻松愉悦。

会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新知的学习,有较强的领会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善学:善于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学习,善于自主、自控、自励,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巧学:学习技能和方法灵活、娴熟,学习省时省力效果好、效率高,能创造性地学习,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 教学模式及其操作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数学教师可以以提高课时效率为抓手,在课堂教学预设模式的基础上,确定“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的一般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板块:学习导引→基础训练→提高训练→巩固延伸性训练→小结归纳体验。教师在实践中按照“五导”和“五学”的要求,积极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去操作,展开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以“学习导引”为开端,有针对性地、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去预习新知、回忆旧知;整个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给学生以空间和时间,围绕新知和具体问题积极思维、自觉训练,在训练中掌握新知、学会方法;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充分体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数学素养的理念。

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是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同时又向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高中数学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学的方式,学会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提升数学素养,并使智力和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作者简介:

陈雪梅,山西省大同市,山西省大同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校。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自主学习高中数学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07:56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59:05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7:02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1:05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