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斌
无锡市中医医院
金花消痤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口周痤疮临床分析
吴一斌
无锡市中医医院
目的分析金花消痤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口周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皮肤科96例口周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观察组服用金花消痤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对照组仅服用金花消痤丸治疗,连续治疗40天。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1.25%),P<0.05。结论金花消痤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口周痤疮比单一服用金花消痤丸临床疗效好。
金花消痤丸;丹参酮胶囊;口周痤疮
痤疮常多现于毛囊皮脂腺部位,而皮损好发于脸颊、口周及背部。以青少年为主要病发群体,具发病率高,感染性强、难根除、易复发的特点[1]。临床经验表明引发该疾病常见因素有:毛囊皮脂腺内部连通导管不流通、皮脂分泌后积存而不外排等等,因此,菌体导致皮层感染、炎症也是在所难免的。目前,用于治疗痤疮的优选药物有金银花消痤丸、丹参酮药物等,其中金花消痤丸主要表现为清热解毒、泻火消肿的优势,尤其适用于肺胃热盛[2]。丹参酮胶囊具有抗菌范围广、抑菌活性强的优良特点,能够抑制结核杆菌、分枝杆菌、痤疮棒状杆菌等生活中常见的、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细菌。我院在使用金花消痤丸药物的同时使用丹参酮胶囊治疗口周痤疮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将我科在2014~2016年的96例符合观察条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按Pillsbury来判定病情发生的严重程度,确定这些患者均为中度痤疮。观察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介于17到39岁之间,患病时长在3个月~8年之间。对照组48例,男女各24例。年龄介于15到39岁之间,患病时长在5个月~8年之间。排除对药物敏感性强、由于主观因素排斥药物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其他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观察组在饭后口服用金花消痤丸(栀子、山银花、黄苓、大黄、黄连、桔梗、薄荷、黄柏、甘草。辅料为活性炭。(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4g/次,3次/d。在此之外饭后加服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g/次,3次/d。
对照组仅饭后服用金花消痤丸4g/次,3次/d。
两组恢复期均为40天。
分析两组患者口周痤疮是否有好转或者痊愈现象,判定标准为:显效:消退 90%以上;显效:消退 70%以上;好转:消退20%~69%;无效:消退20%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痊愈患者14例,显效患者20例,有效患者10例,无效患者4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患者11例,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13例,无效患者8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例,%)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金花消痤丸药物中有些成分,偶有引起腹泻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皮损好转,停药即可改善,腹泻的现象也会随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轻。丹参酮胶囊为中成药,其副作用极小,患者中偶有皮肤过敏现象,停药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正常。
痤疮作为一种多发于青少年的慢性疾病,多发于明显部位如脸部、口周等,以粉刺、丘疹、脓包最为常见。其中有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的为轻度患者,脸部患有大面积脓包、丘疹为中度患者[3]。重度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并出现结节性痤疮。给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患者带来很大的心里负担,严重者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使患者产生自卑的观念,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和未来的发展,因此,痤疮的研究和治疗刻不容缓[4-5]。痤疮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因为青少年时期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或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痤疮是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此外,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习惯性用手接触痤疮就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交叉感染等。
金花消痤丸含有多种中药成分:黄连、黄芩、大黄、金银花等。这些成分对引起痤疮的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清除肺热、利水解毒、可泄心火和胃肠湿火。因此对于痤疮不仅具有治疗作用还兼有预防痤疮发生的双重作用。皮脂分泌过多也是痤疮的发病的重要因素,丹参酮本身具有的抗雄激素作用,可针对性的作用于皮脂的产生,防止因皮脂分泌异常而引起的毛孔堵塞,减轻患者皮肤表面负担,故对痘痘治疗有显著的疗效[6]。但丹参酮胶囊性寒,因此孕妇及脾胃虚寒症(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且应按照剂量服用,以免服用过量造成对身体健康的损害。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口服金花消痤丸的基础上加服丹参酮胶囊治疗口周痤疮,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金花消痤丸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口周痤疮安全性高、疗效好。
[1]柯桂蓉,章茜.金花消痤丸联合新癀片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4,02:102-103.
[2]张玉红.红蓝光治疗仪联合金花消痤丸及氯霉素酊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03:304-305.
[3]庞艳阳.回药阿牙剌只法亦哈剌胶囊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4.
[4]屈园园,梁俊琴,孙志文.5%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58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09:981-983+988.
[5]燕群,董心亚.异维A酸胶囊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07:752-754.
[6]朱桢,曹海鹏,富学东.克痤隐酮凝胶外用联合丹参酮胶囊口服治疗轻中度痤疮[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01: 37-40.
R473.5
A
1672-5018(2017)03-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