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2017-09-23 05:42:55张喻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有效率康复

张喻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张喻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目的:通过神经内科护理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研究,并观察其研究效果。方法:选择在2016年3月-2017年1月入院的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共40例患者,另一组为实验组共40例患者。对照组主要采取一般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神经内科方式进行康复护理,并且对比两种方式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实验组通过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后总有效率为95%,对比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本次实验可知,采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方法可以给组合提升患者的痊愈率,得以有效控制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康复研究

脑卒中又被称为脑中风,主要是由脑血管中受到斑块或垃圾的阻塞,造成脑血管发生损害的急性脑血管病症[1]。脑中风是一种中年人高发性脑血管疾病,大部分为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并且致死率以及致残率也在逐年上升。现阶段在我国因为脑卒中死亡的患者也愈来愈多,如何有效延长脑卒中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医学科研人员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研究,给予患者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是非常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护理方,具体的研究情况如下[2]。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在我院中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的脑卒中80例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经过确诊后均为脑卒中,并且均是首次发病。全部患者均出现手脚僵硬、麻木,口齿不清等临床症状。8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6~70岁,平均年龄为(58±2.2)岁;另一组为实验组共4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43~71岁,平均年龄为(55±4.2)岁。两组患者在病程、年均无明显差异即P>0.05,无任何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的研究方法 对照组主要利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其内容为护理人员需要细心、耐心的将脑卒中的病例知识讲解给患者听,进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治疗。另外,脑卒中患者的病房要保持干净整洁,加快空气流通,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1.2.2 实验组的研究方法 实验组首先也要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其次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神经内科护理。在进行神经内科护理之前,需要进行宣讲把神经内科护理的内容以及作用讲予患者听,然后制定相关的护理康复方案。具体的神经内科护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降低其心理负担,使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增加治愈的几率。其二,康复训练。由于脑卒中患者的四肢灵活性降低,需要对患者的坐、立、行走的各方面加强训练。其三,刺激康复训练。利用电对患者的四肢以及肌肉等加以刺激。其四,按摩工作。患者在进行一系列的神经内科护理之后,需要进一步进行按摩,以促进肌肉以及器官的更好的恢复。

1.3 评定标准

痊愈: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之后,脑卒中患者的四肢麻木,僵硬症状得以完全消除,口齿清晰。有效:患者四肢僵硬症状有所缓解,经过观察后并无加重现象,神志渐渐恢复清晰。无效:患者的手脚麻木、脸部僵硬症状没有的到改善,而且还有加重的走势,神志则一直处于不清醒状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包对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标准差(±s)表示,并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经过实验之后,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实验组通过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后总有效率为95%,两组对比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体现出临床不均衡性。具体护理效果如图1所示。

表1 俩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n/%)

3.讨论

脑卒中在现代是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一旦患上此病,不仅生理受到影响,失去基本劳动力以及神志不清等,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极大的变化,增加了治愈的难度。对于脑卒中的治疗而言,康复医学属于一种新兴的学科,在经过时间的不断验证以及不断改进和发展,逐渐应用到了脑卒中的护理过程中。

由上文可知,对脑中风患者实施神经内科护理方式的效果要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方式,因为实验组患者经过康复护理之后其总有效率高达95%,对照组则只达到87.5%,所以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多引入此项护理手段,从而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减少致残现象发生的概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黄建群.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 215,218.

[2]刘桂玲.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91-92.

R473.5

A

1672-5018(2017)03-182-01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有效率康复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很有效率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51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