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晨洁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
蒋晨洁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行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自护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自护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96.47±2.58)分、(93.14±5.26)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与自护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64.36±5.27)分、(60.48±7.26)分(P<0.05)。结论: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是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应予以推广。
动静脉内瘘术;血液透析;优质护理;效果
针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是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1],为能保证患者血液透析能够顺利完成需要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血管通路便是动静脉内瘘,这将对患者的血液透析情况产生直接影响,故动静脉内瘘是患者治疗的生命线[2]。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将分析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 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56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 16 例,女 12例,年龄 18 岁 ~72 岁,平均年龄(52.3±4.8)岁;观察组男 15例,女13例,年龄 21 岁 ~68 岁,平均年龄(48.6±5.3)岁。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和观察,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其方法如下:①对透析治疗环境进行调整,并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及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消除患者因对病情的未知而出现恐慌、焦虑等情况。②手术术后嘱患者将内屡侧肢体抬高到水平以扫以利静脉回流,动静脉内屡成形术后密切观察内屡通畅及全身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胸闷、心悸,如有变化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是否正常,观察内屡是否通畅,触摸内屡静脉端有无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是否有杂音,如触摸不到或听不到杂音,应查明原因,检查局部吻合口敷料是否包扎过紧导致静脉受压,包扎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能触摸震颤为准。检查敷料有无渗血、吻合处有无血肿,做好床头交接班,更换敷料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发现渗血不止或内屡侧手臂疼痛难忍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③术肢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抬高患肢,避免患肢受压。术后注意避免术肢着力支撑,否则会导致伤口渗血。指导患者卧时术肢伸直并将术肢抬高使其高于心脏10 cm以上,站立时可将术肢用绷带吊于胸前,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睡眠时则可将术肢置于术肢防护支架内以减少棉被的重压;保持术侧肢体卫生及敷料的清洁干燥,发现渗液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发生。瘘口避免采用环形包扎和包扎过紧;禁止在术肢上做血管穿刺、输液、输血、测量血压等操作,不能持重物;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及术肢远端肿胀情况,应注意有无以手指发凉、苍白、疼痛、活动受限等为特征的血供障碍现象,警惕窃血综合征的发生;每天观察血管吻合口是否通畅:瘘口的血管杂音及震颤是内瘘通畅的标志。术后24 h应密切观察内瘘血流情况,用手触摸有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有血管杂音表示内瘘通畅。若无震颤,无杂音或血管杂音减弱、消失则怀疑血栓形成,应立即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观察两组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患者内瘘自护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内瘘自护知识掌握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我院自设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效果越好。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自护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自护知识掌握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自护知识掌握情况比较(±s)
分组 护理满意度评分 自护知识掌握评分观察组(n=28) 96.47±2.58 93.14±5.26对照组(n=28) 64.36±5.27 60.48±7.26 P <0.05 <0.05
血透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肾脏代替治疗过程中较普遍的治疗方式,良好的血管通道是顺利完成血透的重要因素[3]。动静脉内瘘术主要目的在于为患者建立理想的血管通道,有利于顺利进行血透治疗。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血管通道进行维护[4]。
对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慌、不安、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同时能够促进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在进行血液透析时能够更好地掌控透析时的注意事项,有利于配合治疗,实现早日康复。优质护理能保证患者体位正常合理,能降低患者压疮出现概率,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他并发症出现的概率[5]。
综上所述,对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透析效果,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肖刚英.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464-1 464,1527.
[2]吕霞.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4):240-240.
[3]罗丽敏,黑小杰,王振华等.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行血管穿刺致假性动脉瘤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5,(7):172-173.
[4]窦张利.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2):4485-4485,4487.
[5]吴凤金,卓少贤,王小宏等.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9):144-145,148.
R473.5
] A
1672-5018(2017)03-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