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劲松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个性化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胡劲松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最近两年来收治的88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应用个性化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1.35±2.17)分、(32.65 ±2.58)分,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7.46±3.24)分、(49.29±3.16)分(P<0.05)。结论: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命质量,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白内障;个性化护理;临床价值
白内障是晶体状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表现为晶体状浑浊、视网膜成像不清晰,是老年人常见病[1]。目前,白内障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方案,此方案疗效显著,但患者可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术后并发症[2]。我院于 2016 年 2 月-2017 年 4月收治白内障患者 88 例(88眼),给予其相同的治疗与不同护理,重点研究了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了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进入医院诊疗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44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2.2±5.1)岁,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5±4.6)岁,经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做好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工作,控制患者基础病,做好相关术前检查工作,积极配合手术。术后注意患者眼部恢复情况,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接受个性化护理。①院前个性化引导:患者入院时,主动给予其引领,向其介绍病房环境,帮助其办理相关手续,告知其开水房、洗刷间等位置,指导其使用呼叫铃,减轻其陌生感。②心理干预:主动向患者做自我介绍,耐心与其交流,掌握其发病时间、严重程度、疾病史、个性心理状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资料,并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帮助患者拟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根据个性化方案,积极、主动地给予患者心理教育,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使其在治疗期间获得舒适感。③手术前,组建小组。 帮助患者安排床位,并介绍住院环境,如作息时间、开水房、电源开关、生活用水及呼叫铃等。主动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拉近距离,突破戒心,并密切沟通,了解其病情程度、病程、心理特征及个性等,聆听其所需和顾虑,采取解决措施,减轻其担忧,针对个体个性及性格差异,展开针对性指导。在护患交流时,护士语言应亲情化,了解其心理需求及情绪状态,反复说明手术操作安全性及必要性,打消顾虑。 介绍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操作过程及体位等,协助其稳定情绪,保持乐观心态。④术中:始终陪伴在患者的身旁,必要时握住患者双手,给予其鼓励和支持;同时,随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在满足其需求的基础上,确保手术顺利实施。⑤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照规定进行护理巡查,时刻关注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向患者讲解预防术后感染应注意的问题,对患者眼部进行严密观察,查看是否有分泌物、充血等状况。观察手术切口的愈合状态,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式,避免影响手术切口,询问患者的排便情况,确保患者无便秘状况。换药时确保动作幅度不要过大,不能按压患者眼球,指导患者合理使用眼药。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量表总分100,分界值52,分数52分以上则存在焦虑、抑郁,分数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
分组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SAS SDS观察组(n=44)66.39± 11.2 31.35± 2.17 69.36± 12.5 32.65± 2.58对照组(n=44)49.29± 3.16 P >0.05 <0.05 >0.05 <0.05 67.28± 12.4 47.46± 3.24 68.27± 13.4
个性化护理是针对每位患者个性化需求,采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服务。通过个性化护理服务能够增强护士的“以患者为护理服务中心”的理念[4],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掌握患者心理需求。在白内障手术中采取个性化护理服务,了解到患者围术期负面情绪出现的原因,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疏导。同时重视患者术后恢复,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通过个性化护理措施,了解患者疾病具体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因人而异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进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5],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管理,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程度较高。
本研究中,护理前、后两组SAS、SD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命质量,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1]左丽芬.个性化护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7):203-204.
[2]葛艳,石春明.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3,(4):254-256.
[3]刘美奇.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6,1(7):19-21.
[4]郭燕玲.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z2):24-25.
[5]孙晓芙.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3):169-170.
R473.5
A
1672-5018(2017)03-128-01